大国的实力都是试出来的,美国拿乌克兰摸清了俄罗斯的底细,咱们也在2016年南海对

梨梨原上草 2025-07-25 15:04:10

大国的实力都是试出来的,美国拿乌克兰摸清了俄罗斯的底细,咱们也在2016年南海对峙里试出了美军的斤两,可美国人一直想搞明白解放军的实力,就是摸不透。

他们跟菲律宾签了共同防御条约,拍胸脯说有事会罩着,所以菲律宾才敢在黄岩岛上蹦跶个没完,但没想到咱们死守不开第一枪的底线,他们到现在也猜不透咱们到底有多硬。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向来擅长通过“第三方代理”来试探对手实力,冷战时期的朝鲜战争与越战、21世纪的中东乱局与乌克兰冲突,皆是其借他人之手“摸底牌”的典型策略。

而在亚洲,美国显然希望复制类似剧本,在南海牵制中国,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正是一次试水之举,美国支持菲律宾提出诉讼,同时派遣“斯坦尼斯”号和“里根”号两个航母战斗群驶入南海,对中国形成军事威慑。

北京并未退缩,反而调集东海、北海和南海三大舰队主力,在预定海域展开实弹演习,尤其是那艘神出鬼没、突然出现在美军航母编队下方的中国潜艇,不仅打乱了美军部署,也让五角大楼第一次感受到“看不见的威胁”。

相比美国的高调出击,中国更倾向于“有准备的克制”,“不开第一枪”已成为中国处理海上摩擦的基本原则,而这一原则的背后,藏着对局势的高度自信与战略耐力。

近年来,菲律宾在美国支持下频频在南海挑衅,仁爱礁上的坐滩军舰屡屡成为“碰瓷工具”,甚至不惜邀请CNN记者登船直播,以求博取国际舆论同情。

但中国海警始终保持克制,用高压水炮驱离船只、组织渔船封堵航道,却始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这种“柔中带刚”的方式,一方面维护了主权,另一方面也为国际社会树立了理性的国家形象。

与此同时,中国在岛礁建设上的推进从未停歇,美济礁、永暑礁、渚碧礁等人工岛已经建设起完整的军事和民用基础设施——雷达系统、码头、机场一应俱全。

通过北斗系统,中国实现了区域海域高精度导航与监控,真正做到“寸土不让,寸海必控”,有评论指出,中国数十年未经历实战,是军事上的“软肋”。

但现实情况却完全不同,中国通过军工输出,让“徒弟们”代为检验自己的技术含量和战术价值,间接完成了实战考核。

中东战场亦是中国武器的另一个试验场,沙特军队装备的中国PLZ-45自行火炮在也门战场多次立功;胡塞武装则使用“红箭-8”反坦克导弹击毁多辆美制装甲车。

这些表现使得“中国制造”开始在国际军火市场占据独特地位,甚至逐步打破由美俄垄断的格局,很多国家可以拥有先进武器,但却未必具备使用这些武器的政治意志,中国的强硬姿态,恰恰建立在坚实的综合国力和高度统一的国家战略之上。

除了装备上的硬实力,中国还构建起“软防线”——舆论战、法律战、心理战等多维度并进,确保战略目标的达成。

美国并不是看不到中国的变化,只是依旧用旧有思维解读新时代的中国,它希望借助菲律宾、日本、越南等“外围力量”牵制中国,但却未曾意识到,这种手法对一个战略耐力强、外交资源深厚、军事部署稳健的大国几无成效。

比如,美国曾试图在菲律宾部署“复仇女神”反舰导弹系统,以制衡中国的南海行动,但现实是,中国055大驱搭载的鹰击-21导弹射程远超美军同类装备,再配合空中预警、卫星定位与电子战系统,中国几乎将南海转化为“半封闭作战环境”,实现信息与打击一体化。

美国如果真要动手,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消耗战与成本战,正是这种无法“看穿”的不确定性,让美国在南海频频“有意无为”,他们担心,一旦误判中国底线,将遭遇超乎想象的反击。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梨梨原上草

梨梨原上草

梨梨原上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