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动手,特朗普签署政令,意在打倒中国!7月23日,特朗普签署最新政令:不仅要推动美国相应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AI)上领先中国,还宣称要巩固美国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政府将其定位成:这是美国维持军事以及经济优势的“关键举动”。 对美国来说,这并不是一次普通的贸易制裁,而是一场直接针对中国AI发展的硬仗。 其实,美国各大科技巨头与中国市场一直关系密切,像英伟达,2024年在中国的收入占了总营收的13%。 商务部曾对其为中国定制的H20芯片下过禁令,可这禁令很快又被解除,因为放弃中国市场就等于主动退出全球竞争。 中国的回应也不是简单的被动防守,多年来的技术封锁,中国企业早已总结经验,逐步构建起独立自主的研发体系。 就拿华为来说,面对芯片制裁,采取了全面国产替代策略,最新发布的昇腾910B芯片已经完全实现国内制造,性能比上一代进步了不少。 同时,百度推出的新一代大模型,在功能上接近OpenAI出品的顶级AI,但在成本上却低出很多,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AI在普通企业和普通用户中的快速落地。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总规模突破了7000亿元,年增长超过20%。 国内生成式AI领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像深势科技的DeepSeek上线才不到二十天,全球日活用户就突破3000万,覆盖了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专利数量方面,2024年中国在全球AI专利中的占比超过六成,远超美国,更有一半以上的全球前二十AI专利权属于中国机构。 中国科学院、腾讯和百度等大企业、研究机构,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的主力。 在研究和应用两端,中国也下了大功夫。基础理论创新、芯片研发、算法迭代、数据资源、商业应用,整个产业链都能独立自主地运转。 限制芯片出口或技术分享,对于如今的中国而言,不再是无法突破的障碍。 比如在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等热门领域,中国论文产出超越美国;知识图谱等核心技术同样遥遥领先。这些技术已经和制造、物流、医疗等行业深度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真正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人才。美国现在人工智能人才数量虽多,但中国AI人才年增长速度非常快,已经快追上美国。 更有意义的是,中国国家级队伍,像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为代表,承担起基础理论攻关和原创研究,顶尖人才既分布在企业也在高校,学术与市场融合更自由。 反观美国,虽然头部公司资源雄厚,但学术和企业之间人才流动不够灵活,影响了整体创新能力。 美国这波围堵AI的操作,多少带有些慌乱。美国想依靠政策拦住中国AI发展的脚步,可技术的积累和产业链的完善,绝不是一两条限制令就能逆转的。 反而越是被限制,中国越是加快了自主创新步伐。每一轮科技封锁背后,中国都在默默突破瓶颈,形成了更加稳固的自主体系。 说到底,一纸政令很难左右全球格局,最后留在赛道上的,一定是那些敢于正面较量、敢于自强突破的科技力量。
美国对华动手,特朗普签署政令,意在打倒中国!7月23日,特朗普签署最新政令:不仅
古木过去
2025-07-25 11:12:45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