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美国这流氓的嘴脸。 美国白宫宣布将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5%下调至15%,条件是日本需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并进一步开放汽车、大米等农产品市场。 这场谈判中,美国先是放出25%关税的风声施压日本,随后"让步"至15%,而日本则宣称取得谈判胜利,这类似于员工面对老板"可能降薪20%"的威胁后,最终维持原薪却还要感谢老板"手下留情"。 对美国来说,日本车企虽然要交更多关税,但能继续进入美国市场总比彻底退出要好,美国农民则能多卖大米、牛肉等农产品,同时,美国政府不仅拿到了6000亿美元投资,还能对外宣称这是"给盟友的特殊优惠"。 日本这边也挺会自我安慰,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吃了亏,但政府硬要说成是外交胜利,就像考试从60分降到50分及格线,你考了55分,虽然不及格,但可以说"差点就不及格了,好险"。 日本老百姓其实心里门儿清,有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人觉得这只是"没输得太难看",真正觉得是赢了的才两成多,但政府必须这么说啊,不然面子往哪搁?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策略像极了商家惯用的促销把戏:先虚报高价再假装让步,他们17次重复同一个套路,威胁征收惩罚性关税,等贸易伙伴前来谈判时"勉强"降低税率,以此换取实际利益,这就像商场里先提价再打折的伎俩,最终价格没变,却让人误以为捡了便宜。 这种事情反映出一个严重问题:现在国际贸易越来越像"谁拳头大谁说了算",WTO这些国际组织说话不好使了,大国开始玩"一对一"谈判,小国只能吃闷亏。 更糟糕的是,这种"比烂"思维正在传染,就像职场里,老板说"今年不裁员,只是降薪",员工还得感恩戴德,这种"不被整得太惨就算赢"的想法,实在让人憋屈。 这场美日关税战最让人担心的不是谁赚谁亏,而是大家都开始接受这种不公平的游戏规则,日本明明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完全可以更硬气一点,结果还是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这种"假优惠"的套路玩多了,会让我们失去对公平的判断力,真正的聪明人,应该学会看穿这些把戏,坚持自己的底线,国家之间是这样,做人做事也是这样。 总之,这场关税闹剧告诉我们:天上不会掉馅饼,所谓的"优惠"背后,往往藏着更大的代价,下次遇到"打折促销"时,可得擦亮眼睛看清楚!
就在刚刚俄罗斯突然宣布了!7月23日,俄罗斯外交部突然甩出一记“硬
【10评论】【17点赞】
用户15xxx67
先薅6000亿,到手后接着加税,可千万别轻敌,美国还是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