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法务天团也“认怂”?50%以上的官司靠和解,这本经济账真算明白了! 最近,一

海星追梦 2025-07-23 18:38:29

大厂法务天团也“认怂”?50%以上的官司靠和解,这本经济账真算明白了! 最近,一份互联网平台知识产权诉讼报告(2025),彻底颠覆我的认知,报告主要分析国内互联网大厂的 “官司” 情况,本以为能一窥大厂法务神勇,结果一看数据才知道我 “错付” 了。 据报告显示,根据天眼查、企查查的数据统计,十家头部互联网平台主诉案件的胜诉率普遍低于 50%,像阿里 36.59% 算是高的,字节跳动、腾讯胜诉率只有 33.16%、32.65%,这与多数人认知中的 “常胜将军” 完全背离。 更有趣是,大厂法务还喜欢做 “和事佬”,往往官司打到一半,一旦被告有所回应并达成和解,就会选择和解撤诉,比如腾讯、字节跳动,和解撤诉率居然高达53.94%和50.47%,法庭都成调解室了。 是不是很意外?那问题来了,大厂的诉讼数据明显呈“高和解撤诉、中胜诉”特征,难道法务团队里混进了南郭先生?其实能进大厂没一个庸手,这局面恰恰是他们智慧体现——不是打不赢,是没必要非得赢。 一方面,大厂根本不想打官司,比如遭受诬蔑或侵权,一般是投诉 + 警告,即便进入诉讼程序,只要对方态度良好,基本是握手言和。毕竟,相比动辄 1-2 年的官司,70% 以上和解协议可即时履行,既省了时间和成本,又给足了双方面子。翻开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全国法院先行调解案件高达231.6万件,调解成功达149.3万件,这就是趋势!再说了,就算赢了又如何,现在“赢了官司输了口碑”的事还少吗? 另一方面,司法的天平从来只认“理”,所谓“地域优势”在数据面前更站不住脚。阿里在浙江被诉的案件占比 51.6%,腾讯在南山法院的主诉、被诉案件占比约 40%,胜诉率“主客场”也没啥差别。这说明,不管在哪打官司,都得凭证据说话,大厂也没有特殊待遇。 况且,现实中蚂蚁绊倒大象的案例并不少:大学生因误触手机广告起诉小米获赔 1 元,用户因爱奇艺限制投屏维权拿到 41 天会员补偿…… 看到赔偿就懂了,用户真正的诉求是得到被尊重的权利。所以,大厂心里有杆秤,与其在法庭上硬刚赌胜负,不如用和解把精力放回业务上,服务好用户,把口碑做上去。 说到底,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非大厂真的怂,而是都有一本经济账,时间、精力和口碑,远比诉讼胜率更有用。

0 阅读:23

猜你喜欢

海星追梦

海星追梦

海星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