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纳闷,为什么阅兵邀请刚提起,就有人说石破茂可能坐不稳位置了。
这事儿说起来,核心在于日本那个首相的椅子,实在是有点“烫屁股”。 您想想看,自打二战结束这七十九年来,已经换了三十六位首相,平均一个人干不到两年,最短命的那个只撑了六十四天。 石破茂呢,去年十月份刚坐上去,八天后就冷不丁地把众议院给解散了,立马重新选。结果呢,他所在的执政联盟拼尽全力也没能在众议院凑够过半数的席位。 这就像家里请客吃饭,主人家自己却连椅子都凑不齐一半,场面多尴尬。更揪心的是,最新的民调显示,老百姓对石破茂这届内阁的支持度,已经掉到了两成多一点,但反过来,超过一半的人明确表示不支持他。 这支持度和反对率一比较,哪个首相坐在这位置上能睡得安稳?说白了,民众对政府相当不满意了。 为啥会这样呢?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毛病。日本政治内部最大的问题就是“窝里斗”太狠。自民党看着是最大的执政党,但里面山头林立,分了好几个派系,各家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石破茂自己的根基其实并不算太厚实,属于小派阀,胳膊拧不过大派阀的大腿。他想推点啥政策,在自民党内部就得先过“派阀关”,各种拉扯、妥协,弄得政策出来可能都已经变了味儿。 这还没完,国会里面,反对党时刻盯着呢。因为石破茂的执政联盟在国会席位没过半,是所谓的“少数派政府”,那他推动任何法案或者政策,都像是在走钢丝,随时可能被反对党联手给掀翻在地。 处处要协调,时时得防备,效率怎么高得起来?这日子过得能不憋屈吗? 而且,这还不是自家院子里的麻烦事。美国在日本这儿,说话分量太重了。很多事情,特别是外交、安保、贸易这些关键的决策,日本的首相做决定前,都得看看华盛顿那边的脸色。 这不是说日本没主权,而是现实摆在眼前,日美关系太紧密,各种相互依赖纠缠。前阵子美国那边说要给日本加关税,石破茂派人跑了好几趟去谈,费老大劲也没谈出个像样的结果来。 这就让国内更多人觉得政府在外交上不给力,看人脸色还办不成事儿,这不就更添堵吗?美国的态度变一变,日本政坛就得跟着晃一晃,首相的担子无形中又沉了一分。 日本首相为啥换得这么勤快?根子上说,还是这套体系的问题太深。首相当起来更像是各方势力暂时妥协出来的“领头羊”,权力基础不稳。 派阀之间抢位子,斗来斗去;在野党虎视眈眈,逮着机会就想推翻你;民意稍不留神就跌下去;外部特别是美国的压力又实实在在。 这几股力量拧在一起,谁坐在首相位置上,都像是架在火上烤。不是他石破茂一个人不行,换个人上来,这个局面一时半会儿也变不了多少。 过去那么多首相走马灯似的换,就是证明。现在石破茂面对的内外压力,一点儿不比前人们少。 就在今天上午,最新消息,石破茂果然已经决定辞职。看看日本政坛这些年换人的节奏,石破茂这个决定也不算意外。
不过下午石破茂本人又表示:“没打算辞职”。不过不管怎么说,石破茂现在的位置,确实坐得不太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