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开国中将王秉璋结束了近十年的关押审查,被释放出狱。此后,他得到了妥善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7-23 16:36:02

1981年,开国中将王秉璋结束了近十年的关押审查,被释放出狱。此后,他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上级每月发放生活费,他的晚年生活虽然寂寞,但倒也清闲自在。

王秉璋出生在1914年的河南安阳,那是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小时候就上过几年私塾,读到初中二年级就辍学了。14岁开始在铁货商店当学徒,每天干重活,手上磨出老茧。1929年秋天,他听说冯玉祥的西北军招无线电学员,就瞒着家人报名。进了学校后,他学摩尔斯码特别认真,半年就超过很多人。1931年宁都起义时,他和部队一起投身红军,当上通信队队长。从那以后,他的人生就跟革命绑在一起了。长征路上,他扛着四十多斤的电台,翻雪山过草地,坚持把通信设备护好。抗日战争打响,他调到八路军115师,当作战科长。 1937年平型关战斗,他参与部署,部队打得日军措手不及。1938年广阳伏击战,他设计交通壕战术,减少了伤亡。1939年,他随部队到山东,开辟根据地,组织游击战。

那些年,他从基层干起,一步步升到参谋处处长。解放战争时,他当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来又当司令员。1947年鲁西南战役,他指挥部队突袭敌据点。沙土集战斗,他调整炮位,打得敌人乱套。豫东战役,他率部包围敌军。淮海战役,部队像利刃一样插入敌阵。渡江战役,他统领部队过江,解放大片土地。这些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指挥经验,也为新中国建设打下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王秉璋转到空军,任参谋长。那时候空军从零起步,他主持制定训练计划,组织飞行员操练,建立指挥体系。1953年,他升为空军第一副司令员,1955年获中将军衔。那些年,他忙着建空军体系,办公室灯火常亮。1960年,他调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当院长,负责导弹项目。跟钱学森等专家合作,仿制P-2导弹,代号1059。他们攻克技术难关,戈壁基地忙碌不停。东风导弹测试,他指挥现场,逐步完善。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国防科技迈上新台阶。他在这些工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两弹一星事业前进。

事业巅峰时,1971年他被隔离审查,整整十年。1981年7月28日,组织安排他到南城普通住宅区住,每月发数百元生活费。住房简陋,但他适应下来。日子虽孤单,他保持规律作息,早起洗漱,阅读报纸,偶尔散步。下午品茶,晚上早睡。这种生活比长征时强多了。他不参与社交,专注于个人事务。旧部下偶尔来访,他简单回应。闲时翻看旧照片,回忆军旅时光。空军合影、基地工作照,都成了他的寄托。 晚年王秉璋腿脚不便,除了参加党的纪念活动,基本不出门。只有一个保姆照顾,住所陈旧,他自己打扫保持整洁。每天散步小区,阅读书籍,坚持锻炼。组织继续发放生活费,他用来买书或必需品。虽少有访客,他过得自在。2005年9月25日,他在301医院离世,享年91岁。子女坚持要求给他办符合身份的追悼会。2017年5月31日,仪式在医院西院举行。老战友从各地赶来,花圈挽联布满厅堂。仪式后,骨灰运回安阳故土安放。墓碑上刻着“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

0 阅读:106

猜你喜欢

近史风云录本人

近史风云录本人

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