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年,隆志勇过境侦察,不料被越军认出,越军朝他连开数枪,见他坠河,越军大喊:“这个死神终于死了,领 15 万赏金去咯!” 湍急的盘龙江水瞬间吞没了他,子弹击穿水壶的闷响还在耳边回荡。 隆志勇在水里拼命屏住呼吸,腰间的水壶沉甸甸的 —— 那是 1983 年村民李大爷送的,壶身上 “保家卫国” 四个歪歪扭扭的字,此刻正被河水泡得发胀。 他顺着暗流往下漂,脑海里闪过越军哨兵那张狰狞的脸。1982 年第一次潜伏侦察时,就是这个哨兵,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友踩中地雷。 当时隆志勇攥着匕首躲在灌木丛里,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直到确认对方离开,才敢冲出去把战友拖回来。那一次,他的军靴底被地雷碎片划开一道口子,像咧着嘴的伤口。 “死神” 这个名号,是越军给起的。1984 年者阴山战斗,隆志勇带三人小组端掉越军三个火力点,回来时军帽上还插着敌人的刺刀。 后来从俘虏口中得知,越军司令部悬赏 15 万找他的人头,相当于当地士兵 30 年的军饷。他听了只是把水壶往腰间紧了紧:“他们怕的不是我,是咱们守土的决心。” 河水呛进鼻腔时,隆志勇摸到水壶上的凹痕 —— 那是 1984 年护送村民转移时留下的。当时一个越南小孩抱着炸弹冲进人群,他一把推开孩子,自己用后背挡住了冲击波,水壶被弹片砸出个坑,后背的伤疤至今像条蜈蚣。 村民们后来给他送鸡蛋,李大爷颤巍巍地说:“你比我亲儿子还亲。” 他把鸡蛋全分给了伤员,自己啃着压缩饼干,心里却甜得很。 为什么放着军校不去?战友们不止一次问过。1983 年军校录取通知书寄到连队时,隆志勇正帮着老乡抢收玉米。边境的土地太金贵,一季没收成,全家就得饿肚子。 他把通知书压在枕头下,半夜起来看了又看,最后还是交给了指导员:“这里更需要人。” 后来他在日记里写:“军校能教我战术,可乡亲们期盼的眼神,才是最好的教材。” 河底的石头划破了膝盖,血腥味引来了鱼群。隆志勇想起第一次上战场,班长告诉他 “越怕死越死得快”。 现在他不怕,就是侦察任务还没完成 —— 越军在那座桥梁下埋了多少地雷?火力点设在哪个位置?这些情报关系到下个月的反击战,关系到能不能把老乡的地抢回来种上冬小麦。 浮出水面时,天边已经泛白。隆志勇拖着流血的腿,在芦苇丛里爬了三里地,终于找到预设的隐蔽点。 他用刺刀在树皮上刻下情报:“桥南有 3 处雷区,西北侧有重机枪。” 刻完才发现,右手的指甲在水里泡得脱落了两个。 三天后,当战友在接应点找到他时,隆志勇正抱着水壶昏睡,怀里还揣着半块发霉的压缩饼干。水壶上的 “保家卫国” 四个字,被血和泥糊住,却越发清晰。 后来有人问他,听见越军喊 “死神死了” 时恨不恨。他摩挲着水壶上的凹痕,想起李大爷家的稻子熟了,金黄一片:“他们越怕‘死神’,越说明咱守对了地方。” 1986 年,隆志勇在一次战斗中被弹片击中肩膀,伤愈后转成了后勤兵。他还是天天擦那只水壶,壶底的铁锈像一层铠甲。退伍那天,他把水壶送给了新兵:“记住,咱当‘死神’,是为了让乡亲们能安心过日子。” 如今那只水壶放在广西边防纪念馆,旁边的说明牌写着:“它挡住过子弹,也盛满过乡亲们的热茶。” 而隆志勇的名字,在边境的老人们口中,至今还是那个比 “死神” 更有力量的词 ——“咱的守护神”。
1985年,隆志勇过境侦察,不料被越军认出,越军朝他连开数枪,见他坠河,越军大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7-23 15:11: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