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位战士主动申请守卫老山211高地,临行前军长敬他茅台酒,师长把自己

断代史鉴 2025-07-23 11:43:29

1986年,一位战士主动申请守卫老山211高地,临行前军长敬他茅台酒,师长把自己的“00001”战斗编号戴在他胸前,战友们抱着他恸哭,唯有他自己,若无其事。 1984年中越边境的老山和者阴山地区打得正凶,解放军刚把这两块战略要地收回来,越军就跟疯了似的反扑三次,都被咱们狠狠打了回去。 从这往后五年,解放军抽了10个集团军在这里轮战,两山地区成了实打实的练兵场。 前线战士们常说:“老山是天堂,八里河东山是人间,拉那口是地狱”,这话一点不掺假。 拉那口最凶险的是211阵地,最近的哨位离越军阵地就6米,扔块石头都能砸着人。 1985年2月11日,南京军区的部队从越军手里抢下这块地,就用这天做了阵地编号。 谁也没料到,这个篮球场大小的地方后来成了“绞肉机”,敌我两边近千名兵的命都留在这里了。 等兰州军区139师来换防,211阵地的名声早就臭了,谁都知道去那儿就是玩命。 这时候,有个叫邢志强的兵站了出来,甘肃庆阳县人,他爹以前是王震将军的警卫员。 他跟哥哥邢志忠都上了前线,俩兄弟还比着立功,就想早点给老爹报喜,这次换防,邢志强写了血书要去守211阵地,成了全军第一个主动请缨的人。 临走那天,军长亲自端着茅台给他壮胆,师长把自己“00001”的战斗编号摘下来给他戴上,说“我的命跟你在一起了”,团长抱着他哭得直抽抽。 谁都清楚,这一去能不能回来,真不好说。 邢志强守的1号哨位,说难听点就是个石头缝,跟另俩战友潘久田、白世寿挤在里头。 那地方小得离谱,坐没法坐,站没法站,躺更别想,脖子累得受不了,就找根绳子绑在石头上,把脑袋搭着歇会儿。 白天轮着去3号哨位喘口气,晚上再回来接着熬,老山这地方属于亚热带喀斯特地貌,山上潮得能拧出水,热得跟蒸笼似的。 天老爷变脸下雨,石缝里能积半米水,仨人就得泡在水里打仗,最要命的是烂裆病,痒起来能把人逼疯,抓烂了流脓流血,药也不管用,可还得端着枪盯着敌人。 上级心疼他们,送了小电风扇想吹吹潮气,又给了海绵垫想让他们能躺会儿,可离越军太近,电风扇一转、人一动弹,人家立马就知道了,这些东西最后全成了摆设。 日子过得比坐牢还难受,离越军阵地就几步路,抽烟都不敢,火星子一亮就可能挨炮。 实在闷得慌,就数石头上的蚂蚁、数天上的鸟,就这么一天天数着熬,一熬就是三个多月。 哪怕不打仗,石缝口也得有人盯着,枪膛里随时压着子弹,睡觉都得睁一只眼,一颗手榴弹扔进来,整个哨位就没了。 4月28号夜里,越军瞅着他们刚上来,想趁乱把阵地抢回去,俩排的兵在炮掩护下往上冲。 邢志强和战友们躲在猫耳洞里,一边喊着让后方开炮,一边抱着枪往外打,把敌人一次又一次打下去。 打着打着,几发炮弹在旁边炸开,邢志强右眼角被弹片划开,腿上也嵌了块弹片,他伸手把腿上的弹片薅出来,接着打。 就在这节骨眼上,电话线被炸断了,跟后方联系不上,想叫炮支援也没辙。 邢志强赶紧把受伤的战友背到3号哨位,转头带着3号哨位的兵,趁着越军刚占了1、2号哨位还没站稳,凌晨5点又把阵地抢了回来。 他一次次打退敌人,硬生生守到天亮,阵地总算没丢。 后来他们才听说,后方联系不上他们,以为阵地没了,军长手里攥着炮轰的命令,就差最后一下没下,他们仨算是捡回一条命。 邢志强的俩战友后来伤得实在扛不住,被换下去了,又上来俩新兵,可邢志强说自己熟地形,死活不下去,连军长下命令让他撤,他都敢顶着不执行。 就这样,他成了第一个上211阵地、最后一个撤下来的兵,在那石缝里守了117天,差不多四个月。 谁都没想到,就这么个破石缝里,邢志强带着战友创下了奇迹:打退敌人几十次进攻,干掉35个越军,他们全连愣是没一个牺牲的。 后来邢志强评了一等功,升了排长,可落了一身病,关节疼、腰疼腿疼,阴雨天能疼得直打滚。 但他后来跟记者说,现在能大声说话、能平躺着睡觉、能踏踏实实上厕所、能随便溜达,就觉得够幸福了。 大家叫他“老山第一兵”,不是说他杀的敌人最多,而是他敢在没人敢去的“绞肉机”里守到底,用命护住了阵地,还带着弟兄们全须全尾地活了下来。 军长敬他茅台、师长给“00001”编号,是因为他守的不只是个阵地,是军人的脸面,是国家的地界。 老山的兵,没一个是孬种,他们在猫耳洞里啃着发霉的饼干,泡在泥水里打仗,烂裆烂得站不住还往前冲,就为了身后的家国。 现在咱们坐在空调房里喝茶聊天,得想想是谁把那些苦日子替咱们扛了过去。 这些老山英雄,不管有名的没名的,都是咱中国人的骨头。

0 阅读:0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