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降格了!九三大阅兵举行在即,中国对周边国家都发出了邀请,其中就包括韩国等,

经略简料 2025-07-23 11:19:08

对中国降格了!九三大阅兵举行在即,中国对周边国家都发出了邀请,其中就包括韩国等,而韩国这次参加中国阅兵仪式的名单里似乎没有李在明,反倒让其国会议长禹正植随团代为出席,这无疑是降低了档次。 就在中国对九三年举行隆重的阅兵时,邻国都对此表示欢迎,但一则新闻打破了这份宁静:韩国派来的不是国家总统,而是一位本国国会议长。 外界对此议论纷纷,一种“关系降格”的说法不胫而走。 难道这个与中国经济深度捆绑的国家,真要在关键的政治场合选择“降档”吗? 这背后,其实是韩国一番复杂的盘算与无奈。 韩国的地缘位置,决定了它自古就是大国势力交错的棋盘。 这种“夹心”的宿命,让它在处理与中美这两个大国的关系时,不得不走得小心翼翼,时常需要采取一种“战略模糊”,避免过早亮出底牌。 其实,韩国总统出席中国的重大活动,过去并非没有先例。 在2015年,当时的总统朴槿惠在天安门观看了美国施加的压力,这一举动曾经被认为是韩国外交弹性的表现。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中美竞争日益激烈,首尔当年那份“韧劲”似乎正被消磨,处理大国关系时也愈发“扭捏”。 所以,为什么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性这么强,而在政治上又是如此的疏离? 原因无他,经济依存与安全同盟这两根绳索,正从两个方向把它拽得生疼。 经济上,中国是韩国绕不开的贸易伙伴,两国在产业链与技术链上高度融合,互为倚仗。 这份紧密,让任何一方想要轻易“脱钩”都得付出巨大代价。 从安全层面考量,韩国与美国的关系更为紧密,美韩联盟构成了韩国国家安全的基石。 这就导致在许多重大安全议题上,首尔必须首先看华盛顿的脸色。 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萨德”反导系统。 韩国坚称部署是为应对朝鲜威胁,属于防御之举;而中国则认为其雷达系统严重损害了自身的战略安全利益,并由此引发了中韩关系一场剧烈的动荡。 这件事再清楚不过地表明,即便经济合作再热络,一旦触及核心安全利益,两国的立场便可能南辕北辙。 因此,这次派出国会议长而非总统亲临,远非一个简单的外交对等问题,而是一场多重博弈下的刻意选择。 首先,面对中美愈演愈烈的竞争,韩国不敢也不能轻易选边站。 派遣一名级别足够高,但并非政府首脑的人,不仅可以对中国表示起码的尊敬,而且还不会表现得过于亲密,引起美国的怀疑。 这番操作,无异于在钢丝上跳舞,每一步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旨在将国家利益最大化。 其次,韩国国内的民意也给政府套上了枷锁。 尽管经济上合作紧密,但韩国社会对中国的观感相当复杂,甚至时有对立情绪。 在这种氛围下,任何过于亲近中国的举动,都可能在国内激起政治波澜。 派议长出席,既完成了外交任务,也避免了在国内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只不过,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在外人看来多少有些尴尬。 它既想安抚中国,又怕得罪美国,结果很可能是两边不讨好,反而坐实了自己被“降格”的印象,成了这个“尴尬三角”里最身不由己的那个角色。 虽然此次阅兵风波让中韩关系在政治层面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从大趋势看,两国深厚的经济联系短期内难以动摇。 作为夹在两大阵营间的国家,韩国如何在中美之间找到自己的战略定位,真正掌握外交主动权,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它未来的外交之路,能否摆脱这种“自降身价”式的尴尬,赢得与其实力相称的尊重,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信源:江苏经济报——2025-07-18——《李在明或不参加九三阅兵,学者解读:所谓“对等外交”只是托词,实为对美亦步亦趋》

0 阅读:0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