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退出世卫组织,这组织就乱套啦……为了活下去,世卫组织只能下狠手改革,又是

兰亭说事 2025-07-23 10:07:48

美国一退出世卫组织,这组织就乱套啦…… 为了活下去,世卫组织只能下狠手改革,又是裁员又是重组,高层、部门几乎砍掉一半!好家伙,这一刀下去是真疼!谭德塞带着团队,咔嚓咔嚓就削掉几十个部门、几百号人。 这事还得从美国退出说起。2025 年 1 月 20 日,特朗普一上台就宣布美国退出世卫组织,还暂停支付所有资金。要知道,美国可是世卫组织最大的金主,每年分摊的会费占总预算的 18%,2024 年就该交 1.3 亿美元,结果一分没给。这一下就捅了马蜂窝,世卫组织 2026 到 2027 年的预算直接出现 5.6 亿到 6.5 亿美元的大窟窿,相当于全年薪资支出的四分之一。没钱就没法运转,谭德塞没办法,只能挥起改革的大刀。 首先砍的就是高层和部门。日内瓦总部的高级管理团队从 12 人砍到 7 人,部门数量直接腰斩,从 76 个变成 34 个。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每个部门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职能。比如原来负责传染病监测、疫苗研发、卫生政策的部门,现在可能合并成一个 “全球卫生应急中心”,把资源集中起来办大事。有人可能觉得,部门少了会不会效率更低?其实不然,以前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现在合并后信息流通更快,反而能更快应对疫情。 裁员更是狠招。世卫组织全球有 8000 多名员工,日内瓦总部就有 2600 人。这次改革,总部可能裁员 40% 以上,相当于一下子少了 1000 多人。这些被裁的人里,有不少是资深专家,比如研究疟疾的科学家、负责疫苗分发的管理人员。他们一走,很多项目都得缩水。比如非洲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计划,因为人手不足,覆盖的村庄数量减少了 30%。更麻烦的是,其他国家也跟着削减援助。美国退出后,一些欧洲国家把原本给世卫组织的钱拿去增加国防预算,导致世卫组织的自愿捐款也少了一大截。 为啥美国退出影响这么大?说白了,就是钱的问题。世卫组织的资金主要来自两部分:成员国分摊的会费和自愿捐款。美国退出前,会费占总预算的 18%,自愿捐款里美国也占了大头,比如 2024 年就捐了 4.46 亿美元。现在美国一撤资,这两部分都断了流。更要命的是,世卫组织 80% 的预算都依赖自愿捐款,这种资金结构本来就不稳定,美国一退出,就像房子抽了承重墙,整个体系都摇摇欲坠。 为了活下去,谭德塞只能想别的办法。2025 年 5 月的世界卫生大会上,成员国通过了《大流行协定》,要求各国在疫情时共享疫苗和技术,还批准将会费提高 20%,2026 到 2027 年的预算定为 42 亿美元。这能补上一部分缺口,但还不够。谭德塞还在推动一项长期计划,打算到 2030 年将会费比例从现在的 20% 提高到 50%,让资金来源更稳定。不过这需要时间,短期内还是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改革虽然疼,但也带来了一些变化。比如,以前世卫组织在高收入国家有很多办事处,现在这些地方的办事处被关闭,资源都转到了非洲、东南亚等更需要的地区。还有,以前各个区域办事处各自为政,现在开始加强协调,比如非洲的疫情数据能更快传到日内瓦总部,让决策更及时。这些改变虽然痛苦,但也是迫不得已。 有人可能会问,美国退出后,其他国家为啥不顶上?其实,中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在增加捐款,但毕竟杯水车薪。比如,中国在世卫组织的会费比例从 8% 提高到 12%,但和美国的 18% 相比还差不少。而且,很多国家更愿意把钱花在自己国内的卫生项目上,对国际组织的支持力度有限。 总的来说,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就像一场大地震,让这个原本就资金紧张的机构不得不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革。虽然裁员、重组带来了很多痛苦,但也让世卫组织变得更精简、更高效。未来,能不能活下去,就看谭德塞能不能把会费改革落实,能不能拉到更多自愿捐款。毕竟,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全球卫生安全还得靠大家一起努力

0 阅读:0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