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交近攻”是秦始皇用实践证明了的地缘政治学真理! 一,“远交近攻”这四个字,

全球视野解码 2025-07-23 09:58:22

“远交近攻”是秦始皇用实践证明了的地缘政治学真理! 一, “远交近攻”这四个字,经秦始皇以实践印证,堪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是两千多年前,地缘博弈智慧的璀璨结晶。 在灭六国的大战拉开帷幕之前,秦国曾就“先灭韩还是先灭赵”展开激烈辩论。有人主张先攻赵国,因为彼时赵国是战国后期六国中最强的,若能一举灭赵,其余五国的抵抗意志自然会土崩瓦解。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先取韩国,因为韩国国力孱弱,攻取它无需耗费太多元气;更重要的是,韩国地处战略要冲,拿下这里后,无论是东进、南下还是北上,都能因时制宜、游刃有余。 但实际上,秦始皇最终拍板“先灭韩、再灭赵”,真正的缘由并非上述所论。当时,王翦提出:韩国早已臣服,不必再动兵戈。李斯却反驳道:韩国的臣服是迫于形势,并非真心归顺;倘若我军与赵国陷入胶着,韩国一旦背后突袭,我军将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正是李斯这番深谋远虑的分析,让秦始皇最终定下先灭韩、再灭赵的决策。 二,用历史的镜子,照一照当今世界这盘棋,如果把我们中国比作秦国,把中美之间比作秦国赵对抗!今天的印度。恰恰就扮演着秦赵对抗之际的韩国。 若将古代秦赵对抗的博弈逻辑,与当下国际竞争的复杂态势相对照,印度所处的位置确实有几分微妙。这些年,中印之间既有合作的共识,也存在分歧的摩擦:当外部压力迫近时,它会选择与5我们走近;可在合作进程中,又时常出现一些令人不快的摩擦与反复。 三, 结语 如果古今倒置,秦始皇和他的一朝文武,来到今天,他们又会做出什么样的思考,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这应该是个值得人们深刻思考的问题吧!

0 阅读:11

猜你喜欢

全球视野解码

全球视野解码

用专业眼光观察世界,解读国际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