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德冒烟了!”景德镇“瓷都”变“刺都”?游客入住民宿时,将车停到外面的公共车位上。游客后来去开车时,发现车上被人倒了很多垃圾不说,连车胎也被人给划了,旁边停的几辆车也没能幸免,民宿老板更是气的当场就报警!
7月12日,素有“瓷都”美誉的江西景德镇,发生了一起令人瞠目结舌的恶性事件:一位外地游客将车辆停放在民宿附近的公共车位上,次日取车时却赫然发现,爱车竟被人蓄意泼洒大量垃圾,轮胎也被利器划破!更令人发指的是,警方介入调查后,真相浮出水面——这些令人发指的破坏行为,竟然是当地居民所为!这哪里是对公共秩序的无视,分明是对城市文明底线的公然挑衅,更是对景德镇旅游形象的一次致命打击!
作为享誉世界的“瓷都”,景德镇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陶瓷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也极大地提升了景德镇的城市知名度。小李,便是这股旅游热潮中的一员,他来到景德镇,散心之余,更希望能淘到几件心仪的瓷器带回。他选择了一家充满地方特色的民宿入住,并将爱车停在了民宿楼下的公共停车位上。
然而,美好之旅的开端,却被突如其来的恶意破坏蒙上阴影。第二天一早,当小李准备开车外出游玩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傻了眼——自己的爱车上,赫然覆盖着厚厚一层生活垃圾,车胎更是被人恶意扎破。环顾四周,他发现停在旁边的几辆外地车辆也未能幸免,不同程度地遭受了同样的破坏。愤怒之下,小李与其他受损车主选择了报警,民宿老板也迅速向警方报案。
警方介入调查后,事实真相令人震惊且心寒:这些蓄意破坏行为,并非随机事件,更非简单寻衅滋事,而是当地部分居民所为。其背后动机,很可能源于对“外地人占用小区公共资源”的不满。这种“我地盘我做主”的狭隘思想,演变成了公然损毁他人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性质极其恶劣。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邻里纠纷,更是长期以来,部分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之间,因公共空间使用权、生活习惯差异等问题累积的矛盾,最终以这种极端、丑陋的方式爆发。
这种行为无疑给景德镇的旅游形象抹上了一层难以洗刷的污点。试想,当游客带着对“瓷都”的向往而来,却遭遇如此赤裸裸的排外与破坏,他们带走的将不再是精美的瓷器,而是对这座城市深深的失望与警惕。未来,这种负面口碑将通过互联网迅速扩散,劝退潜在的游客,最终损害的是整个城市的旅游发展和经济利益。
面对这种“城市病”,仅仅依靠口头警告或简单的调解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从根源上开出更“猛”的药方:
首先,强化法律震慑,严惩不贷。 对于这种恶意损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警方必须果断出击,依法严惩,绝不能姑息养奸。要通过具体的判例,让所有意图效仿或心存侥幸者明白,法治社会绝不允许这种“私刑”和“暴民逻辑”的存在。只有严厉的惩戒,才能真正起到警示作用。
其次,政府与管理部门需承担起主导责任。 城市公共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是城市管理的核心课题。景德镇作为旅游城市,必须正视游客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与现有公共空间之间的矛盾。这不仅仅是“居民”与“游客”的零和博弈,更是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的体现。政府应加大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投入,规划更多合理便捷的停车区域,缓解停车压力。
最后,深化城市文明教育,促进居民心态转变。 这可能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要让当地居民真正意识到,旅游业的发展,外地游客的到来,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占用”资源,更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通过社区宣传、文明倡导,潜移默化地引导居民从“排外”转向“包容”,从“固有看法”转向“共享共赢”,真正认识到“远方来客”是城市发展的助力而非阻碍。只有当这种包容、开放的心态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让景德镇这座美丽的“瓷都”真正成为令人向往的“暖都”。
一个健康的旅游城市,不仅要拥有美丽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更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健全的法治环境。景德镇这次事件,无疑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城市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深层矛盾。我们期待警方能迅速给出公正的处理结果,更期待景德镇能以此为契机,痛定思痛,刮骨疗毒,彻底根除这种“城市病”,让“瓷都”的文明底色,不再被这些“缺德冒烟”的私欲所玷污。
参考信息来源:今日关注 《当地文旅工作人员已介入,民宿工作人员也协助游客向警方提交了证据。民宿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他们已将停车场移到了别处。》202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