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嘴欠的后果!”北京,一女子因为在朋友圈发泄对同事在办公室吸烟的不满,不但被扣了绩效工资,还惨遭公司开除!女子气不过,将公司告上法庭索赔,经过两审,法院给出的判决让人出乎意料。 据法治进行时7月18日报道,女员工朋友圈“硬刚”吸烟领导被辞退。 在北京打拼的HR徐小娇经历了一件特别闹心的事,怎么都想不通:自己不过在朋友圈吐槽了一下办公室有人抽烟,结果居然被公司直接开除了,还打起了官司! 徐小娇平时工作挺认真,就是有件事让她特别难受:办公室有个同事特爱抽烟,而且还是那种不顾别人感受的,天天在办公室里吞云吐雾。 办公室本来就不大,那烟味一散开,真是一屋子“毒气”,她经常被呛得咳嗽不止。 2018年9月,加完班的她又被烟味熏得够呛,气不打一处来,就在朋友圈发了条很冲的动态:“办公室抽烟的人是傻×吗?怎么还不去死……实名诅咒你全家!”说实话,这话挺重的,但当时她是真的忍不了了。 结果她没想到的是,这条朋友圈竟然引发“蝴蝶效应”。 10月,公司火速做出决定:以“严重违纪”为由,解除和她的劳动合同。原因是她的行为触犯了员工手册里关于“丙类过失”的规定:像辱骂、恐吓他人这种行为,公司可以直接开除。 徐小娇一下懵了:我骂人是因为受不了了,又不是在办公室当面吵架,就在自己朋友圈发发牢骚,凭什么说我严重违纪?于是她申请了劳动仲裁,要求公司赔偿14万多元的违法解雇赔偿金。 但仲裁没支持她,她一气之下把公司告上法庭。 法院一审判了:公司赢了。 法官认为,员工手册是经过程序制定的,内容也合理,既然员工签了字,就得遵守。 而她发那条朋友圈,确实属于“辱骂他人”的不当行为,公司按规章处理并没有错。 徐小娇不服,提起了二审。 她说自己是为了制止同事吸烟才发朋友圈的,公司不但不去管吸烟的人,反而处理她,太说不过去了。 她还援引了《劳动合同法》和《北京市控烟条例》,认为自己是在维护健康环境,有言论权。 而且她觉得,手册里说的“丙类过失”必须是明确针对某人、还造成严重后果才算,她这只是情绪发泄,根本不符合条件。 但二审法院也没支持她。法官明确表示:员工手册合法有效,徐小娇朋友圈里那种带攻击性和诅咒性质的话,确实已经超出合理表达范畴,公司解雇她有理。 而且就算有人在办公室吸烟不对,她也不能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来“反击”,这不是合法维权,而是情绪失控。 最终法院维持原判,公司赢了官司,徐小娇索赔失败。 这事一出,网友们也是炸开了锅。 有人站徐小娇,觉得她是被冤枉的——吸烟的人错在先,公司不处理,反而拿她开刀。 但也有人觉得,她的言辞确实太激烈了,既然公司有明确规章制度,那按章处理也不算冤。 朋友圈虽然是私域,但并不是法外之地,尤其是骂人、点名、涉及同事或公司的内容,哪怕你只想发泄情绪,一不小心就可能给自己惹上麻烦。 信源:法治进行时
“这就是嘴欠的后果!”北京,一女子因为在朋友圈发泄对同事在办公室吸烟的不满,不但
霁雾阙任
2025-07-22 18:07: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