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国家不管不顾,疯狂轰炸别国,和疯狂暗杀别国的高级将领和人才时,没有强调道

猫小七的窝 2025-07-22 09:41:46

当一个国家不管不顾,疯狂轰炸别国,和疯狂暗杀别国的高级将领和人才时,没有强调道德。

可当别人对他们进行打击,感到疼痛时,却反过来埋怨人家不道德。将会是怎么一个滑稽的场景。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宋国国君宋襄公发兵攻打小国郑国,郑国无力招架,只好找大哥楚国求救,楚国来了个围魏救赵,派出大将成得臣率兵向宋国国都发起攻击。

宋襄公担心后方被占领,变得无家可归,只好从郑国撤退,好巧不巧的是,两方在半路相遇。楚军正开始渡河作战,向宋军冲杀过来,宋襄公的大臣给他说,他们并多我们兵少,趁他们渡河之际,消灭他们。结果宋襄公却说:我们是仁义之师,人家还在忙活着过河,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去攻击他们呢,很没礼貌。等楚军过了河,眼瞅着就开始排兵布阵,大臣又对宋襄公说赶紧打吧。

结果宋襄公又说: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呢,不能乘人之危,等列好阵再打。结果可想而知,等楚军收拾妥当,一拥而上,本就实力强大的楚军,打得宋军满地找牙,宋襄公被弓箭射中大腿逃跑。吃了败仗的宋军,自己损失惨重,底下人都埋怨国君不听他们的意见,宋襄公却说: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

意思是说,仁义之师打仗,不打受伤的人,不俘虏白发老人,行军也不能靠险隘地形取胜。以至于他的大臣抱怨说,打仗是以胜利为目的,还说什么仁义君子之道,要是按你那套,还打个屁呀,直接去当奴隶算了。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也毫不客气的直接点名批评宋襄公:“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战争应以胜利为目标,而非拘泥于形式。

当然宋襄公的“仁义”也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但是如果是在一个你死我活的弱肉强食的时代,没有实力的道德就是脆弱的,在残酷的战争中,你必须先活下来,才有资格谈道德。凡是一旦被道德束缚,就无法放开手脚,可当生命受到威胁时,还讲什么道德呢。

这也就是为啥当以色列抱怨伊朗打击他们不道德时,舆论一边倒的批评了。

0 阅读:9

猜你喜欢

猫小七的窝

猫小七的窝

关注我,让你的生活更精彩,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