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皇帝朱元璋命魏国公徐达寻址建造长城关口,经过谨慎选择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皇帝朱元璋命魏国公徐达寻址建造长城关口,经过谨慎选择才最终确定现在的位置—山海关地理位置处于当时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界处,能够控制东北地区,保证华北地区入海口安全,保持贸易通道畅通。
【魏国】新闻资讯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皇帝朱元璋命魏国公徐达寻址建造长城关口,经过谨慎选择才最终确定现在的位置—山海关地理位置处于当时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界处,能够控制东北地区,保证华北地区入海口安全,保持贸易通道畅通。
234年,蜀汉名将魏延含冤被杀,消息传到魏国,司马懿哈哈大笑,对众将道:“诸葛亮聪明一世却识人不明,如此勇猛大将竟被害死,我看蜀国气运已尽了!说罢与众将通宵达旦痛饮,彻底放心了。在蜀汉这边,魏延的死讯传开,军队...
诸葛亮在魏国地盘上直接种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后方运粮。而且到了八月粮食也是大丰收,大家都知道这次一定能拿下整个关中,可惜诸葛亮的身体也不行了。这时候如果还有一位能统领全军的继续战争的人,无疑就是魏延。可惜魏延军事...
蜀国失了法正,魏国失了郭嘉,吴国失了周瑜,哪个更可惜?可以这么说,法正如果还在,还能轮得到丞相六出祁山?一个后方提升国力,一个前线带兵北伐,成功率直接从20%上升到50%。郭嘉对于曹操而言,有了锦上添花,没了无伤大雅...
此人乃是魏国都督曹真手下先锋大将,身长九尺,狼腰虎背,善使大刀,箭术出众,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奉命支援陈仓。两军对垒,蜀将谢雄上前迎战;二人交锋不到三合,被此人一刀劈死。同伴龚起大怒,拍马...
这姓谯的说,到东吴避难,哪有到别的国家避难的天子,就算到东吴避难,最后东吴还是要被魏国吞并,我们还是免不了成为魏国人,倒不如现在直接就投降魏国。到阆中,阆中这地方穷山恶水出刁民,万一这里的人不服管,要是暴乱起来...
1、魏国公徐达之子 长子徐辉祖坚定站在建文帝阵营,徐辉祖多次带着朝廷大军与燕军作战,让朱棣颇为头疼,燕军渡长江时,徐辉祖仍带兵抵抗。朱棣取得胜利坐上皇帝,把徐辉祖削爵软禁,他这一支仍袭爵魏国公一直到明末。三子...
明朝开国六国公,为何五家都断了传承,仅魏国公徐达一脉传至明末 洪武三年(1370年),在将元朝势力赶出中原后,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其中获封公爵者共有六位,即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
魏国大将军曹爽生活腐化堕落,一日,他竟然趁酒劲私自入宫,当着8岁小皇帝曹芳的面,从已逝魏明帝曹叡的侍妾中挑选满意者据为己有,他还按皇宫惯例,每晚翻牌子,虽不是皇帝,在享受方面却胜过皇帝。在魏国皇室宗亲中,曹真的...
三国时期,辽东公孙渊背叛魏国,魏明帝遣司马懿统领四万大军前去征讨。司马懿长途行军之后,率军包围了公孙渊的老巢襄平。彼时恰逢天降大雨,辽河水位猛涨,在这种天气状况下攻城极为艰难,于是,魏军将领皆提议迁移营帐,待雨...
公元前270,一个浑身是尿的魏国逃犯求见秦昭王赢稷,一上来就石破天惊地说:“你废掉宣太后芈月,我助你称霸六国!宣太后是嬴稷的母亲,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若没有她的帮扶,嬴稷不论如何,都坐不上秦王之位。在秦宫...
公元前342年,秦国大军围攻魏国城池。眼看城墙要破,突然城内升起诡异的绿烟!攻城士兵集体呕吐抽搐,铠甲烂成渣!原来墨家弟子在城墙下架起风箱,把燃烧的芥末毒气灌进地道—这比一战德国毒气战早了2300年!(《墨子》记载) ...
这场胜利让齐国一跃成为魏国霸权的挑战者,但谁也没想到,仅仅一年后,局势竟再次逆转。齐威王尝到甜头后,拉拢宋国、卫国组成联军,剑指魏国南部的战略要地襄陵(今河南睢县)。这里地势平坦,本是齐军擅长的战场,可他们低估...
魏文侯开了一个好局,使得魏国的地盘扩大了一倍多,人口也达到了恐怖的530万,按照10抽一的比例,就可以征兵50万,因此此时的魏国如日中天,内部人口众多,人才济济,外部联合三晋,暴揍齐楚秦三大国。此时的魏国如果继续保持...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