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尔·安巴尼,从2008年福布斯第六的“亚洲新贵”,到2025年在全球法院之间打太极、欠中国银行7.17亿美元不还的“亿万负翁”,这条下坠曲线,不仅写满了野心与败局,也刺穿了印度商业神话的壳子。 他曾是信实帝国的“次子之光”。从孟买一路念到宾大沃顿,回国后顺手接过家族产业,在父亲中风之后开始“二当家”生涯。电信、电力、金融、影视——只要市场有热度,阿尼尔就敢冲进去。 2008年最风光的那年,他身家飙到420亿美元,一跃成为全世界最有钱的人之一。他买公司,投电影,还和斯皮尔伯格搞了个联合制作公司,好莱坞都对这个印度富二代点头哈腰。 但有些人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死在分家协议上。 2002年老父去世,留下的不是家书和遗产,而是一场没写规则的权力角斗场。两兄弟互相不服,一个要科技未来,一个要资本加速,最后由母亲出面分家。穆克什拿了能源和炼化的现金奶牛,阿尼尔拿了电信、金融、娱乐——看上去时髦,实际上烧钱烧得快。 拿到地盘的阿尼尔一顿猛冲,尤其是信实通讯,几乎成了印度第二大电信商。但成也电信,败也电信。 当年他向三家中国银行借了9.25亿美元扩网,还签了个人担保——这在印度大资本家里并不多见,甚至可以说是少有的“真负责”。 但现实很快让这份“负责”变成了笑柄。 因为你永远没法低估一个亲哥下场杀价的威力。 2016年,穆克什另起炉灶,拉着Jio低价砸入电信市场,打得竞争对手满地找牙。信实通讯瞬间被腰斩。到2019年,直接破产。 债务炸了,法院也来了。2019年,中国银行们在伦敦法院起诉阿尼尔,7亿美元加利息,账得算。阿尼尔则当庭表态:我身无分文,净资产为零。 问题是,他住着几亿豪宅,坐着私人飞机,家宴照样香槟不断。英方法官很客气地回了句:“我们不信你穷。” 2020年法院判他三周内还款,不还就全球查封资产。结果他一分钱没掏。中国银行那边也不客气,放话要从海外追资产。阿尼尔的回应是——拖。 2025年1月,印度最高法院确认中国银行是合法债权人,意味着这个债阿尼尔再怎么演,也演不掉了。 可讽刺的是,和他喊穷的表演几乎同时,他的企业却开始有了复苏的征兆。 2025年,他的两个儿子逐渐接手集团。年初,信实基础设施还了12.86亿卢比的贷款,6月又和达索签了合作协议,要在印度造“猎鹰2000”公务机;不久后,还搞定了不丹一个20亿卢比的太阳能项目。虽然不算重回巅峰,但至少活了过来。 而阿尼尔本人的“破产叙事”越来越站不住脚。有的说他净资产还有30亿美元,有的估5亿出头。但无论真假,他显然没有“净资产为零”。更要命的是,2020年他还因为在豪宅里开派对,被警方带走,说是违反了法院禁令。 这不是破产者的生活节奏,更像是被拆穿的“亿万穷人剧本”。 从某种角度说,阿尼尔不是输在商业上,而是输在了战略判断和人设崩塌。穆克什以稳、准、狠垒起亚洲首富的金身,他则被市场、法院、媒体轮番教做人。 如今这场全球追债剧进入尾声,中国银行还在等他还那7.17亿美元。但他,依旧住在孟买那幢熟悉的豪宅里,依旧坐着那架私人飞机,可能还在等一个“转机”。 只不过这一次,转机不是下一次IPO,也不是新合作协议,而是:看谁先耗不起。 谁说“富不过三代”?在安巴尼家,翻车只需要一代半。 参考资料:《 印度首富阿尼尔:拖欠中国149亿,拒不还钱最终被告上法庭-搜狐财经 》
印度对华发出前所未有警告:中国必须牢记印度的红线。印度媒体《印度快报》近日发
【7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