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毛主席找到宋庆龄,说要还50000美元给她,宋庆龄摸不着头脑,却问:我什么时候借的钱,我咋不知道? 陕北气温降至零下23度,中央红军驻扎在保安县城周边。据当时的统计,全军2.8万人中有1.7万人缺少棉衣,军需处库存粮食仅够维持12天。 12月中旬一封署名“润之”的密信从保安送往上海莫里哀路29号,信件通过中共地下交通线辗转7天到达宋庆龄手中,内容只有简短几句:部队急需5万美元采购过冬物资。 当时5万美元相当于25万银元,可购买棉衣2万套或粮食500吨,宋庆龄接信后立即行动,先取出孙中山逝世后政府发放的3.2万美元抚恤金,随后将莫里哀路寓所抵押给汇丰银行,获得1.8万美元贷款。 这套房产是宋庆龄的全部家当,房契显示建筑面积280平方米,1918年孙中山购入时花费8000银元,到1936年估值已达4.5万美元。 资金通过宋庆龄联系的海外华侨商人渠道,分三批汇入延安,第一批2万美元于1937年1月抵达,用于从西安采购棉衣8000套;第二批1.5万美元采购药品,包括磺胺类药物200公斤,手术器械50套;第三批1.5万美元购买小麦120吨、食盐15吨。 这批物资的到达时间关键,1月底前共有312名战士因严寒减员,物资到位后这一数字迅速下降,2月份减员人数降至89人,3月份进一步减至31人。 宋庆龄从未主动提及此事,她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谈到对延安的支持,只字未提1936年的紧急资助,连负责联络的潘汉年也严格保密,直到1954年才向毛泽东汇报资金来源。 1954年3月中央财政收支平衡后,毛泽东指示归还这笔借款。当潘汉年找到宋庆龄说明来意时,她查阅了半天账本才想起这笔款项,最终她收下5万美元,随即全额捐给刚成立的中国福利基金会。 宋庆龄对共产党的支持始于具体行动,1938年她在香港发起保卫中国同盟,两年间募集资金120万港币,这些资金购买了15台发电机、8部电台、300台缝纫机运往延安,还有价值80万元的药品通过封锁线送达根据地。 1940年她设法将一台德国西门子X光机运抵延安,这是当时根据地唯一的X光设备,为运送这台重达800公斤的设备,地下交通线动用了120名挑夫,耗时43天穿越封锁区。 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下令冻结保卫中国同盟账户,宋庆龄用个人名义继续募款,仅1942年就向延安输送医疗物资价值45万元,其中包括当时极为珍贵的盘尼西林200支。 抗战胜利后,宋庆龄拒绝了国民政府的多次拉拢,1946年国民参政会改组时,她明确表态不参与任何反对共产党的政治活动,1947年国民政府悬赏10万银元通缉共产党要员时,她公开在《大公报》发表声明支持和平谈判。 1949年宋庆龄收到毛泽东的邀请信后,经过15天考虑决定北上,9月21日她出现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席台上,成为新政治协商会议的重要参与者。 建国后宋庆龄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月薪350元,她的生活极为简朴,早餐通常是牛奶、面包和一个鸡蛋,午餐两菜一汤,晚餐经常是剩菜,工作人员统计,她每月生活费不超过100元。 她将上海的私人藏书3万册全部捐给国家图书馆,其中包括孙中山手稿800页,珍贵文献500件,1956年她又将在美国的房产变卖,所得15万美元全部用于儿童福利事业。 198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宋庆龄入党申请,此时她已病重昏迷,邓小平亲自到医院告知这一消息时她艰难地点了点头,20天后这位88岁的老人安详离世。 宋庆龄一生向共产党提供的资助,经后来统计超过200万美元,从1936年的紧急借款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持续捐助,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跨越半个世纪的政治友谊。 这段历史揭示了理想信念的力量,在那个动荡年代,宋庆龄选择支持共产党,不是因为个人关系或利益考量,而是基于对中国前途的深刻思考和价值判断。 《宋庆龄书信集》人民出版社 《潘汉年传》中共党史出版社 《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1954年毛主席找到宋庆龄,说要还50000美元给她,宋庆龄摸不着头脑,却问:我
大气磅礴展豪情
2025-07-19 16:01: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