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视察监牢,发现一名囚犯竟死死地盯着他,觉得此人眼熟,又想不起是

旧梦谈史 2025-07-18 20:39:54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视察监牢,发现一名囚犯竟死死地盯着他,觉得此人眼熟,又想不起是谁,便问道:你,是不是认识司徒王允?

此人微微点头自曝身世:“我是王允的侄子。”

曹操大惊失色,随即命人翻阅案卷,发现获罪不大,也有情可原,便赦免了他,然后封他做了骁骑将军主簿。

这人叫王凌是三国曹魏著名将领。

当初王允谋划刺杀董卓,后来董卓名下郭汜、李傕又为董卓报仇,杀了王允一族,王凌翻墙逃跑,捡回一条性命。

后来,王凌被举为孝廉,当过发干县令,却因小错被判苦役。正好曹操路过,想起旧事,又把他拉了出来。

此后王凌一路顺风顺水,先任中山太守,再入丞相府,曹丕称帝后转任军职,石亭之战时拼死救出曹休,名声大振。

魏明帝曹睿年间,他官至扬州刺史,芍陂一战击退吴军,斩将十余,进封司空,位列三公,已是人臣之极。

景初三年,曹睿病逝,司马懿与曹爽同受遗诏辅政。曹爽当权时,对王凌多有拉拢。后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灭曹爽一党,派人加封王凌为太尉,以示安抚。

王凌有个至交好友叫司马朗,是司马懿的哥哥,因为这层关系,司马懿对王凌不仅仅是拉拢,还很信任。

后来有一天,司马懿问了解王凌的人,说:“我不了解他,但我哥哥和他好,请问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那人说:“王凌是有大才的人,他有个儿子叫王广,比他还要厉害能干。”本来是夸奖之词,听在司马懿耳朵里就多了几层顾虑,他对王凌父子有所忌惮。

王凌虽然表面臣服,但心里也不太满意司马懿,并且对当时的掌权者曹芳十分不爽。

曹芳昏庸无能,本来就是一个傀儡皇帝,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然后还整天贪图享乐,亲近小人,天天夜宴。

王凌就觉得这小子和曹操差远了,连曹丕也比不上,这老曹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别让这小子给祸害没了。

于是,王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废了曹芳,改立新君。

改立谁呢?

王凌有个外省叫令狐愚,他附近有个现成的曹家人,是曹彪。

王凌和令狐愚一商量,决定秘密行事把曹彪推上去。两个人一拍大腿也没经过曹彪的同意,就定了。

之后王凌派人通知了一下曹彪,让他安心等着当皇帝吧。

为了事情更周密,王凌还打算拉拢儿子王广一起干,王广分析这件事的可行性,对老爹这么说的:“爹,你想的挺对,曹爽败在骄奢失人心,如今曹芳似乎也走他的老路,但情况毕竟不同。如今司马懿善于笼络士族,此时起兵胜算甚微。”

王凌不听,仍按原计划联络兖州。

本来令狐愚还要再派人去找一趟曹彪,两个人计划已经逐渐完善,就等一个天时地利。

结果令狐愚病死了。

他有个幕僚杨康在洛阳闻讯,怕令狐愚死后自己没了靠山,惊惧之下向司徒高柔告密。

高柔立刻找到司马懿:王凌要反。

司马懿听后很震惊,但很快就冷静下来商量对策,他觉得虽然有人证,但是毕竟没有其他证据真的能将王凌锤死,与其打草惊蛇,不如不动声色,静待时机。

王凌那头还以为天衣无缝,殊不知司马懿早开始防范了。司马懿让亲信黄华去做了兖州刺史,暗中监视王凌。

嘉平三年,孙权病重,东吴封锁涂水。王凌趁机上表,请求调扬州诸军伐吴,实际上趁机要出兵符,好出兵干大事。司马懿早就知道他要干什么,拒绝了他的请求。

没有兵,不成事,王凌只好让亲信杨弘去找黄华,想拉拢他一起干。

万万没想到,杨弘反而和黄华一起找司马懿举报王凌,这下子彻底完蛋了。

司马懿随即以皇帝名义下诏讨伐,同时又下一道赦免诏书,使王凌进退失据。

王凌见大势已去,被押解的船上,暗暗感慨:“如今无人知道我才是大魏的忠臣啊。”

“我八十多岁,戎马一生,竟然身败名裂。”

王凌实在想不开,自缢了。

他死后,和令狐愚一起被曝尸三日,其子王广、及楚王曹彪皆被牵连

0 阅读:449

猜你喜欢

旧梦谈史

旧梦谈史

遇到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