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交部7月17日发出严肃警告】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7月17日在例

青春染指流 2025-07-18 17:36:58

【俄外交部7月17日发出严肃警告】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7 月 17 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放话,若某些西方国家允许乌克兰使用其生产的远程武器袭击俄纵深目标,俄方将启动反制机制,对这些国家的军事设施实施精准打击。这番表态直接亮明底线,把俄乌冲突的外溢风险推向新高度。 扎哈罗娃特别强调,乌军使用远程武器的每一次行动,背后都离不开武器供应国军事人员的深度介入 —— 从接收北约卫星侦察数据到设置导弹飞行路径程序,这些国家的 “隐形参战” 已经突破俄方容忍极限。 她甚至点名 2024 年 11 月的先例,当时普京就明确警告过西方不要玩火,如今俄方立场 “没有丝毫动摇”。 消息一出,国际舆论瞬间聚焦。波兰外交部当天就跳出来抗议,指责俄无人机 16 日袭击了乌境内的波兰工厂,导致 7 人受伤。 这并非孤例,俄方此前多次对向乌提供武器的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比如去年 12 月被曝光的导弹 “跨境旅游” 事件,一枚俄制导弹深入波兰边境 40 公里,虽未造成损失却引发北约高度紧张。这种 “杀鸡儆猴” 的战术,显然是在向西方传递明确信号。 从法律层面看,俄方行动并非无本之木。《联合国宪章》第 51 条明确赋予国家自卫权,前提是遭受实际武力攻击。俄外交部在声明中特别援引这一条款,强调当乌克兰使用西方武器攻击俄本土时,俄方的反制符合国际法基本准则。 不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分析指出,无人机攻击需严格区分军事目标与平民设施,否则可能违反国际人道法。这也解释了为何俄方在波兰事件中选择攻击工厂而非居民区,试图在实战中把握 “合规” 边界。 当前局势的关键,在于乌克兰对外部武器的依赖程度。美国提供的 ATACMS 导弹虽已耗尽,但西方国家仍在通过其他渠道输送远程武器。 俄国防部掌握的情报显示,部分东欧国家正秘密向乌提供改装后的无人机技术,这些武器若被用于袭击俄境内目标,俄方很可能直接打击这些国家的军事基地。 这种 “以攻代守” 的策略,与俄在叙利亚战场上的做法如出一辙 —— 当年俄军就曾以打击恐怖组织为名,对支持反政府武装的土耳其边境设施发动空袭。 对西方国家而言,这无疑是个两难选择。继续军援可能招致俄方报复,但若停止供应,乌军在战场上的颓势将加剧。 更棘手的是,俄方的反制措施不仅限于军事层面。俄外交部同日还就日本航空自卫队参与美军演习提出强烈抗议,警告此类行为将引发 “对等反制”。这种多线施压的策略,显然是要迫使西方在支持乌克兰问题上三思而后行。 值得注意的是,俄方此次警告恰逢俄乌谈判陷入僵局之际。扎哈罗娃在记者会上直言,乌方至今未释放重启第三轮谈判的信号,俄方已做好长期对抗的准备。 这种强硬姿态,与普京此前提出的 “不接受任何威胁” 立场一脉相承。而随着俄军在顿巴斯地区的推进,西方若继续火上浇油,冲突外溢的风险将呈指数级增长。

0 阅读:0
青春染指流

青春染指流

青春染指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