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我爷爷去大兴安岭找他拜把子大哥。头天到的时候,大哥家炖了锅狍子肉,油星

孟嘉佑阿 2025-07-18 14:23:20
六十年代,我爷爷去大兴安岭找他拜把子大哥。头天到的时候,大哥家炖了锅狍子肉,油星子在粗瓷锅里咕嘟,香气能飘到院外的松树底下。 爷爷说那时候去大兴安岭可不容易,坐了三天绿皮火车,又跟着运木材的马车走了两天,鞋底子磨穿了,裤脚全是泥。找到大哥家时,天刚擦黑,大哥正蹲在灶台前添柴,听见动静回头,手里的柴火“啪”地掉在地上:“你咋来了?” 大哥是早年闯关东去的大兴安岭,在林场当护林员,住的是土坯房,墙缝里塞着松针挡风。嫂子把唯一的木板凳擦了又擦,让爷爷坐下,从柜里摸出个铁皮缸子,倒了点散装白酒:“路上遭罪了吧?狍子是今早巡山时打着的,新鲜。” 那锅狍子肉炖得烂乎,里面扔了把山花椒,香得爷爷直咽口水。大哥给他盛了满满一碗,自己却没怎么动筷子,光给爷爷夹肉:“家里就这点家底,你别嫌寒碜。”爷爷后来总说,那是他这辈子吃过最香的肉,不是因为狍子嫩,是大哥把肉都往他碗里堆时,眼里的光。 夜里两人挤在一张木板床上,盖着带松油味的被子。大哥说林场最近不太平,有熊瞎子下山偷玉米,他得天天带着猎枪巡山。“你要是不嫌弃,就在这儿住下,跟我一起护林,好歹有口饭吃。”爷爷摸出怀里揣的布包,里面是家里攒的半斤红糖:“我来不是讨饭的,知道你这儿缺糖,给嫂子补补。” 住了没几天,爷爷要走,说家里还有妻儿等着。大哥凌晨就起来,往他背包里塞东西:两块晒得干硬的狍子肉干,一包山野菜,还有双嫂子连夜纳的布鞋。送爷爷到山口时,大哥从怀里掏出个铜烟袋锅:“这是咱当年拜把子时你给我的,现在还你,见物如见人。” 爷爷说他走了老远,回头还看见大哥站在松树下,像棵老松树似的。那锅狍子肉的香味,一路跟着他到了家——后来日子再难,他只要想起那口热乎肉,想起大哥往他碗里夹肉的样子,就觉得心里踏实。 八十年代爷爷再去大兴安岭,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大哥头发白了,却还能扛起斧头。嫂子端上来的不是狍子肉,是炖蘑菇,说现在不让打猎了,山里的狍子成了保护动物。大哥笑着说:“当年那锅肉,是把家底都掏出来了,现在日子好了,不用靠打野味待客了。” 两人坐在炕头上,就着蘑菇喝酒,大哥摸出个新烟袋锅:“你那铜的我还留着,过年时拿出来擦一擦,就想起你当年找我的样子。”爷爷说,那天的蘑菇汤虽然没狍子肉香,可喝着心里更暖——拜把子的情义,哪是靠肉香撑着的,是不管多少年过去,对方总把你当自家人。
0 阅读:2500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01

用户12xxx01

19
2025-07-18 18:36

真情义![点赞]

用户10xxx76

用户10xxx76

6
2025-07-18 20:57

真汉子重情义!

孟嘉佑阿

孟嘉佑阿

孟嘉佑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