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后,魏征被俘。李世民命武士将魏征押上殿来,厉声责问道:“你大肆挑拨我与

桃花笺上赋相思 2025-07-17 20:47:43

玄武门之变后,魏征被俘。李世民命武士将魏征押上殿来,厉声责问道:“你大肆挑拨我与大哥之间的关系,可知罪?”魏征听后,淡定地说:“太子如果早听我的话,岂能有今天的祸事?”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亲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 事变之后,李世民立刻开始清除太子和齐王的残余势力。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太子的首席谋士,魏征。 很快,魏征被抓住了。他没有反抗,也没有逃跑,只是平静地等待着自己的命运。 李世民坐稳了局势后,便命武士将魏征押上殿来。 他看着这个一直为自己哥哥出谋划策的人,心中压着怒火,厉声责问道:“你大肆挑拨我与大哥之间的关系,可知罪?” 魏征听后,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抬起头,淡定地说:“太子如果早听我的话,岂能有今天的祸事?” 这句话一出口,大殿里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这无异于火上浇油。 李世民也被这个回答镇住了,他强压着怒气,追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对他说了什么?” 魏征挺直了身体,一五一十地回答道:“我作为东宫的谋士,职责就是为太子出谋划策。我曾不止一次地对太子说,秦王功劳太大,威望太高,手下的能人猛将数不胜数,这对太子的地位是最大的威胁。我劝太子,应该早做决断,想办法削弱秦王的力量,甚至应该先下手为强。可惜,太子为人心地仁厚,顾念兄弟之情,迟迟下不了决心。如果他早听了我的话,现在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 这番话说得非常坦白,没有一点隐瞒和辩解。魏征把自己当初如何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如何想置李世民于死地的事情,全都说了出来。 李世民听完,心里的怒火慢慢地消失了。他坐在那里,仔细地打量着眼前的魏征。 他明白了,魏征并不是一个搬弄是非的小人,而是一个真正忠于职守的谋士。他为李建成出的主意,虽然对自己是致命的,但站在李建成的立场上,却是最正确、最有效的策略。 李世民在心里想:这个人,能如此忠心地为李建成办事,甚至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也不为自己辩解,反而坦诚相告。这说明他是一个有原则、有骨气的人。如果这样的人能为我所用,那他也一定会同样忠心地为我办事。 想到这里,李世民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 他亲自走下台阶,命令武士给魏征松绑,并且客气地请他坐下。 李世民对魏征说:“你说的都是实情,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你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我不但不会杀你,还要重用你,希望你以后能用同样的忠心来为我做事。” 就这样,魏征不仅保住了性命,还被李世民任命为谏议大夫,一个专门给皇帝提意见的官。 从那以后,魏征就成了李世民手下最敢说话的大臣。他经常在朝堂上,当着所有人的面,指出李世民的错误,有时候话说得非常直接,一点情面都不留,好几次都让李世民下不来台。 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了一只很漂亮的鹞鹰,非常喜欢,正在手臂上把玩。他远远地看见魏征走过来,就连忙把鹞鹰藏到怀里。 魏征假装没看见,走上前来,故意拉着李世民说起一件国家大事,滔滔不绝地讲了很久。李世民不敢打断他,只能站着听。 等魏征终于走了以后,李世民赶紧掏出怀里的鹞鹰,发现早就被活活憋死了。 李世民回到后宫,气得对妻子长孙皇后说:“我迟早要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他总是在大殿上让我难堪,一点面子都不给我!” 长孙皇后听了,一言不发地退下,换上了一身最隆重的礼服,然后回来向李世民下跪道贺。 李世民很惊讶,问她为什么要这样。 长孙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只有在最英明的君主面前,臣子才敢说真话。现在魏征敢于直言进谏,正说明了陛下的英明。我作为您的妻子,当然要向您祝贺啊!” 李世民听了妻子的话,心里的气顿时全消了。他明白了,魏征这样一面能时刻提醒自己犯错的“镜子”,对自己、对整个国家来说,是多么宝贵。 从此,李世民和魏征这对曾经的敌人,变成了一对被后世称赞的模范君臣,共同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101

猜你喜欢

桃花笺上赋相思

桃花笺上赋相思

得一玫瑰弃满山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