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时代,车身形式之间的界限在被迅速击穿。
比如轿车和SUV,买Model 3和Model Y的是两类人吗?不,其实是一类人。Model Y虽然是SUV,但是主力卖的也是后驱版,使用场景和轿车没有区别,就是空间大一些,价格贵一点点。
再比如三排座SUV和MPV,买理想L9的和买GL8混动的是两类人吗?不,大概率也是一类人,都是想买个能加油的,大的带孩子的车。
目前新能源市场,每个分类市场的头部车型其实并没有太多,尾部品牌你又怕他倒闭不敢买,所以消费者主要看的是价位和能源形式(纯电还是混动/增程),同一个价位,同一种能源形式的腰部/头部车型,都存在竞争关系。甚至同价位的两款取向截然不同的车都有可能成为竞对。
例如就有人问我27万的小米YU7和27万的乐道L90怎么选。你以为他就不知道这俩车差异有多大吗。不,他知道,一个是网红车适合自己开,一个性价比高坐着大,谁不喜欢网红?谁不喜欢大?肯定都喜欢,价位一模一样,纠结一下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