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东盟外长会的间隙,中美外长终于碰面了。这场闭门会谈持续一小时,气氛比外界预想的要缓和不少——毕竟这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两国最高外交官的首次直接接触。鲁比奥会后罕见地释放乐观信号,称会谈“积极且富有建设性”,美方甚至表示“非常满意”。 可别被表面的和气骗了。鲁比奥是谁?一个曾因涉疆、香港问题被中国制裁的“反华急先锋”,如今却突然“彬彬有礼”,连外媒都注意到他全程坐姿端正,语气收敛,和过去咄咄逼人的形象判若两人。这种反常的“乖巧”,更像是被现实逼出来的妥协。毕竟,美国F-35战机因中国稀土断供停产20天,特斯拉电池成本飙升35%,连特朗普都不得不承认“可能将访问中国”——可鲁比奥自己呢?至今仍被制裁锁在美国本土,连随总统出访的资格都没有。 王毅的回应更值得玩味。他没跟着鲁比奥的调子唱高调,而是直接甩出三个“不”字:中美关系要“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这话听着客气,实则绵里藏针——美方想谈?行啊,先把关税大棒收了,别再拿TikTok和农田收购案搞小动作。毕竟,一边喊着“合作”,一边逼中国企业贱卖资产,这种“精神分裂式外交”,中国人早看透了。 这场会晤最实际的成果,或许是那条低调落地的“中美危机管控热线”。没有联合声明,没有具体协议,但这条隐形安全阀恰恰暴露了双方的底线——谁都不想真打,可谁也不敢保证不会擦枪走火。鲁比奥急着给会谈贴金,无非是想给国内交差:看,我们在努力沟通!可若特朗普真想访华,光靠外交辞令远远不够。解禁华为芯片?放宽稀土出口?这些实质性让步,才是检验美国诚意的试金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带着“总统密信”直奔北京,黄仁勋闪电访华,特朗普访华浮出水面,中美关系或将迎来真
【2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