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坐飞机,全程五个多小时,飞机上放的都是外国人的视频,下飞机时,他向机组提出意见,“吃哪家饭,端哪家碗,中国人坐的飞机为什么要放外国视频”,他表示自己下星期还要坐,并问机组人员“能不能整改?” 7月10日,西安飞往乌鲁木齐的MU2295航班上,一位乘客发现机上娱乐系统播放的全是外国影视内容。落地后,他向机组人员建议增加国产节目比例,这段对话被拍成视频并在网上传播。 这位乘客是参与“疆电入沪”工程的技术人员,长期往返东西部地区。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在飞行途中能看到更多反映中国文化的内容。 目前国内航班娱乐系统的内容配置确实以进口节目为主,多家航空公司的娱乐系统中,海外影视内容占比超过一半,这与地面院线的情况形成对比。 民航局发布的《航空运输服务质量标准》要求航空公司“提供多样化娱乐选择”,但并未对内容来源作出具体规定,这给航空公司在节目采购和配置上留下了灵活空间。 事实上,一些航空公司已经开始调整策略。国航在部分国际航线上增加了《敦煌》《长安三万里》等国产影片,乘客反馈积极。山东航空曾推出主题航班,全程播放国产影视作品,获得不错的市场反响。 航空娱乐系统的内容更新周期通常为3—6个月,需要提前规划采购。系统容量有限,航空公司需要在内容丰富度和存储空间之间找到平衡。 乘客的建议也反映了一个现实需求,随着国产影视作品质量提升,越来越多观众希望在各种场合接触到本土文化内容。这不仅是文化认同的体现,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东航客服部门回应称,已收到相关建议,将在下次内容更新时考虑优化配置方案。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国产优质影视作品比例,同时保持内容的多样性。 这一事件引发的讨论超出了单纯的节目选择范畴,它触及了文化传播、市场需求、企业责任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值得行业深入思考。 网络上的讨论呈现多元化特点,支持增加国产内容的声音认为,这有助于文化传播和民族认同。持不同观点的网友则强调,内容选择应该更多考虑乘客的多样化需求。 从国际经验看,各国航空公司在娱乐内容配置上都会体现本国文化特色。阿联酋航空会播放阿拉伯语节目,法航的系统中法语内容占重要地位,这是通行做法。 业内人士指出,航空娱乐系统的内容配置正在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未来可能出现基于航线特点、乘客构成等因素的定制化内容服务,让不同需求的乘客都能找到适合的节目。 对于那位提出建议的工程师来说,这次经历让他更加关注文化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他表示,如果下次飞行时能在娱乐系统中看到《航拍中国》或《舌尖上的中国》,会是很好的体验。 这个小插曲或许预示着一个趋势:随着文化自信的增强和优质内容的涌现,公众对于在各种平台上接触本土文化产品的期待正在上升。 航空公司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同时,更好地体现文化特色,这需要在商业考量和文化责任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从长远看,这种讨论对整个行业都有积极意义。它提醒企业在制定服务策略时,需要更多考虑乘客的文化需求和情感认同,这也是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方向。
男子坐飞机,全程五个多小时,飞机上放的都是外国人的视频,下飞机时,他向机组提出意
斗破苍穹斗气扬
2025-07-14 23:21: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