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春,刚刚担任外交部长的陈毅路过南昌,短暂停留,得知贺子珍在这里,便打算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7-10 15:38:04

1958年春,刚刚担任外交部长的陈毅路过南昌,短暂停留,得知贺子珍在这里,便打算请贺子珍吃一顿饭。正巧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去看望他,希望他多停留几天。 1928年,陈毅带着南昌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和毛泽东的部队会师,搞出了红四军。那时候贺子珍已经跟着毛泽东干革命,俩人还结了婚。陈毅比贺子珍大八岁,喊她“嫂子”,她叫他“小陈”,关系挺铁。井冈山那几年,大家一块儿打仗,吃苦,感情不是一般的深。 贺子珍出身江西永新,家里不算富裕,但她从小就聪明能干。1925年入了共青团,1926年成共产主义者,后来在永新干妇女工作,还参加了起义。上了井冈山,她不光是毛泽东的秘书,还能打能拼,外号“双枪女将”。1934年长征,她跟着走,路上受伤,后来去了苏联治病,1947年才回国,之后在上海住下,日子低调。 陈毅呢,四川人,家里条件还行,早年在法国留学入了党。1927年搞南昌起义,1928年上井冈山,后来留在南方打了三年游击战。抗日战争时,他在新四军干得风生水起,解放后当过上海市长,1958年刚接手外交部长这摊子事儿。这俩人,一个是外交大佬,一个是革命老兵,南昌这次碰面,算是井冈山情谊的延续。 1958年,陈毅刚上任外交部长,全国上下都忙着大跃进,他路过南昌是出差办事,时间紧得很。听说贺子珍在这儿,他想着老战友难得见一面,怎么也得吃顿饭聊聊。贺子珍那会儿在上海住着,可能来南昌探亲或者办事,反正具体原因没啥明确说法。陈毅安排了顿简单的早餐,想着回忆回忆井冈山那段苦日子。 正赶上这时候,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跑来找陈毅。杨尚奎是江西本地干部,管着全省的事儿,跟陈毅也算熟。他听说陈毅来了,挺高兴,想让他多留几天,一块儿去井冈山看看老地方。杨尚奎这人热情,觉得陈毅这么大领导来一趟不容易,得多聊聊革命那点事儿。可陈毅哪有空啊,第二天就得赶去上海开会,推都推不掉。 这次南昌重逢,对陈毅和贺子珍来说,不光是私人情谊的事儿,更像一次革命记忆的回放。井冈山那几年,大家一块儿扛过枪、挨过饿,陈毅指挥过黄洋界战斗,贺子珍带着伤还坚持干活,那种感情是打出来的。1958年,新中国刚成立没几年,俩人一个忙着外交,一个过着普通日子,见面聊聊过去,既是怀旧,也是对革命初心的提醒。 不过,陈毅这趟南昌行真没啥余地。他刚当上外交部长,国际国内的事儿一大堆,哪能随便多待几天。杨尚奎劝他重游井冈山,他也只能婉拒,说下次吧。贺子珍这边也没多强求,俩人吃了饭,握个手就散了。这次见面虽然短,却成了他们最后一次碰面,谁也没想到以后没机会了。 南昌重逢后,贺子珍回了上海,日子还是老样子,低调得很。1959年,她在庐山跟毛泽东见了一面,那是最后一次。之后她身体不太好,但组织一直照顾着。1984年,她在上海去世,75岁,一辈子挺坎坷,革命那股劲儿却没丢。 陈毅呢,1958年之后忙外交,跑遍世界,给新中国挣了不少面子。1960年代那会儿,他也遇到些波折,但一直硬挺着干。1972年,他得了癌症,在北京去世,71岁。去世前,他惦记着井冈山,后来家人把他的骨灰安在那儿,算圆了他的心愿。 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和妹妹贺怡,也跟井冈山有缘。贺敏学打过游击战,1988年骨灰放井冈山;贺怡早年帮着干革命,1949年去世,后来部分骨灰也迁过去了。这一家子,加上陈毅,都跟那片山连在了一块儿。

0 阅读:566

猜你喜欢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