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晚清的资料,我就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晚清很多地方官对革命党脾气相当好,宽容度也很高。这些人尽量不得罪革命党,甚至在地方的官声也挺不错。这和乾隆后期开始的官场糜烂现象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些细节甚至令人感动。 晚清那会儿,清政府内忧外患,政治腐败得没法看,老百姓日子苦得要命。按理说,这种时候地方官该铁了心保朝廷,可现实却挺意外——不少官员对革命党人脾气好得离谱,甚至还暗中帮忙。这事儿跟乾隆后期官场那股糜烂劲儿一比,差别大得让人咋舌。 先说乾隆后期,那时候清朝表面上还风光,可官场早就烂透了。贪污、受贿、搞权谋,官员们忙着捞钱享乐,压根儿不管老百姓死活。比如和珅那号人物,仗着乾隆宠信,贪得无厌,把国库都快掏空了。地方官也跟着学,上下勾结,百姓苦得连告状的地方都没有。这种风气到了晚清还没完全散,可革命党一闹腾,事情就变了味儿。 到了晚清,清政府已经是个破船,外有列强欺负,内有太平天国、义和团乱七八糟地折腾。革命党人,像秋瑾、徐锡麟这帮人,站出来要推翻清朝,搞武装起义。按说地方官该拼了命抓人,可不少人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帮着革命党。这可不是他们突然变善良了,而是时局和人心都变了。 拿浙江山阴知县李钟岳来说,这人是个典型例子。1907年,秋瑾在绍兴大通学堂搞革命,上头下了命令让李钟岳去抓人。他呢?不想干这事儿,先拖着,还偷偷放风声,想让秋瑾跑。可秋瑾硬气得很,非要留下,最后还是被抓了。上级逼得紧,李钟岳没办法,只能执行处决命令。可这事儿在他心里过不去,几个月后,他在家自杀了。这说明啥?他对革命党那份理想多少有点认同,又被清廷的官帽子压得喘不过气,内心撕扯得厉害。 再看广东的丘逢甲,这哥们儿更直接。他在岭东同文学堂当校长,发现学生作文里写革命的东西,非但没告密,还拿“人权和思想自由”当理由,劝朝廷别瞎抓人。后来在两广方言学堂,他干脆安插革命党人,暗中支持他们活动。这种做法,既是看清了时局大势,也多少带着点对革命的理解。 为啥这么宽容? 这些官员为啥对革命党这么客气?晚清那会儿,清政府腐败得让人寒心,地方官也不是个个都铁石心肠。像李钟岳这种,面对秋瑾这样的革命者,可能觉得人家是为了老百姓好,自己干的却是昧良心的事儿。丘逢甲也一样,看学生搞革命,觉得这是年轻人的热血,不能随便灭了。 再说个接地气的因素——革命党搞得官员们害怕了。1907年,徐锡麟在安徽刺杀巡抚恩铭,事儿闹大了,两江总督端方急得在电报里说:“从今往后,咱睡不着安稳觉了。”革命党人敢拼敢杀,官员们怕惹急了这些人,自己脑袋不保。这种“民间监督”不是官府盯着你,而是老百姓拿刀枪盯着你,换谁不得掂量掂量? 还有就是时局太乱了。晚清那几年,清政府摇摇欲坠,谁也不知道明天咋样。地方官心里没底,怕得罪革命党,万一清朝真完了,自己落个坏名声不说,小命都可能没了。所以有些人干脆两边不得罪,观望为主,甚至暗中帮一把革命党,给自己留条后路。 乾隆后期那股糜烂劲儿,到晚清确实淡了点。不是说官员们都变好了,而是革命党这一闹,逼得他们不敢太嚣张。贪污腐败还是有,可面对革命党时,得多想想后果。像李钟岳这种,宁可自杀也不愿昧着良心干到底;丘逢甲那样的,直接站革命一边。这种变化,不是官场自己改的,是被外头那股民间的力量硬生生挤出来的。
慈禧为啥一定要在死之前也毒死光绪?很简单,慈禧此举也是曲线救国,这是慈禧死前做的
【183评论】【160点赞】
秦歌
无非是知道满清时日无多 给自己留个后路罢了
用户11xxx61 回复 07-05 18:03
本想留后路,碰到个犯倔的,宁可自己死也不给他留,被逼无奈,两边夹着,不自杀,整个家族都可能被灭掉,精神崩溃,长叹一声…
秦歌 回复 07-05 15:40
历朝历代总会有选择与船一起沉没的殉葬者
绯红星星
因为他们知道清王朝这条破船快翻了
蚂蚁
因为太平天国来过
古鲁 回复 07-04 18:24
错,清末同盟会暗杀团很厉害的
用户10xxx98
当时的形势已经是谁都知道大清要亡了,但谁也班知道谁会出来搞这一下,毕竟慈禧和光绪同日西去就意味着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极巨下降,而摄政王搞的啥皇族议会皇族内阁又把最后支持大清的改革派也给伤害了,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而已,等着谁去踹上一脚,让这房子塌了。然后武昌新军起义了。
碇源堂 回复 07-04 12:39
缓和什么呀,就是糊弄人的,第一届内阁成员全是满人,人家根本就不想带汉人玩,这一下人那些对满清心存幻想的人直接死心了
大实话 回复 07-04 18:09
慈禧那是糊弄,想缓和,载沣摄政那是装都懒的装了,他自己自陆海军元帅,两个毫无经验跟能力的弟弟分别管理陆海军,内阁号称皇族内阁。谁能这样搞?
粤睇粤有计
洪秀全:我们走后,他们会修医院和学校,也会提高你们的薪水,这不是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他们变好人了,是因为我们来过
用户10xxx12 回复 lgvxmiy八十万禁军教头林黛玉 07-13 17:21
你去吹清朝吧
lgvxmiy八十万禁军教头林黛玉 回复 07-13 07:16
傻子,还有吹太平天国的
用户88xxx92
大厦将倾,聪明人都要给自己留后路,有几个愿意傻傻乎替满清殉葬?
不经意时 回复 快乐一生2004 07-04 10:56
所以赵尔丰臭了
快乐一生2004 回复 07-04 10:39
也有满清死忠份子的。比如赵尔丰坚决镇压屠杀革命群众
财来自有方之星汉灿烂
死了多少仁人志士,才推翻满清政府,余孽还在拍清宫戏
双鱼 回复 07-07 08:36
前些年禁了几年,最近又开始拍了。[捂脸哭]
用户10xxx28 回复 07-11 07:54
没啥大动作??剃发易服不算?废除满城、满人特权不算?
e云中月e
晚清的起义,其实是统治阶级内讧,参加反清起义的基本都是官二代、富二代,与广大平民没啥关系。
用户16xxx58 回复 07-03 23:02
平民都吃不饱,穿不暖,想反抗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名满华夏 回复 07-05 07:08
不是,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早已立志推翻清朝。广州起义,多少军长,省长之资人员向总督府发起冲锋。在那个动乱年代,衣食无忧,何苦抛头颅,洒热血?看看陈觉民《与妻书》就明白。
会跳舞的阿宝
其实甲午战争一失败,各地督抚们就知道大清药丸了,然后就开始积聚实力。等到八国联军的时候更是手握重兵看着朝廷被赶到西安。
能吃能睡
第一批革命党出身就是官绅子弟!再不济也是寒门没落,商贾之家!总得有文化吧?清朝的愚民政策,当时有文化可能是草民背景?
能吃能睡 回复 07-06 15:09
第一批,先驱,看明白没?何为先驱?眼光格局知识气度都不能缺
用户18xxx50 回复 07-19 11:46
贫苦是相对的,你说的这种基本上是富家没落了导致贫苦的,保留了读书的习惯,眼界也开阔一些,相对于富户来说是贫苦,但比真正的贫苦人家要好,真正的贫苦人家孩子几岁就要下地帮家里干活,哪有时间读书?也没钱去买书和笔墨纸砚这些东西
&TRY*
可惜我们还是太善良了,满清余孽还在。当然这是指那些当年卷款跑路然后接受反华势力资助在国内搞事的那些人
十加十
清末的革命党给满清骚痒痒都不够.清是亡于取消科举.历史上的任何朝代各地方官员还是由读书人担任的.科举取消了读书人没奔头了.
用户10xxx04 回复 07-06 01:11
你别挂广东ID出来丢人
睥睨
太平天国之后,南方各省就已经事实独立了,清朝已经名存实亡了
南若妖
大清可是毁在留学生的手里
用户12xxx22 回复 07-06 11:46
皇台吉来了都不行,没根基了
生于淮南之橘 回复 07-06 14:56
有人才又怎么样,还是慈溪看得清楚,改革就是中国不完,而八旗完,所以从一鸦开始清庭就拖着,一直拖到辛亥
布和世遗
历朝历代王朝末年,许多地方官都知道朝廷气数已尽,那时死保朝廷的才是真正的忠臣。
10013438
拉倒吧,人家不傻,或者说能当官的都不傻。当时谁都能看出来大清要完,但不知道还能挺多久、谁能赢!所以留一手,给自己留条后路。你看北洋乃至民国的那些军阀,只要投降大都能保全身家!为什么?因为城头变换都得给自己留后路。
驻倭华军
满人都不敢出满城了,南方省份都不和满清政府玩了。
江渐月
清朝亡于列强。是列强第一个踹开清朝的国门,是列强第一个打的清朝毫无还手之力,是列强对清朝趁火打劫,是列强培养了清朝的掘墓人,是列强暗中支持革命党推翻清朝。
无处安放的小情绪 回复 07-04 10:25
扯淡,是太平天国先打的然后是洋鬼子
qzuser 回复 07-05 18:34
放屁
网络安全员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淫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重徭役、救灾沙里猪糠、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由于满清持续篡改两百多年的历史,很多罪恶都被掩盖!这些还只是已确认过的真实事件,不信的请自己先查一下有没有这些事再说。
用户16xxx94
皇族内阁,不得人心。
专注拱白菜一百年
出去过的满族勋贵都知道大清要完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起初很多人还有改革雄心,后面发旧势力实在过于庞大,也就摆烂了。
生于淮南之橘 回复 07-06 14:58
改革?怎么改,旧体系就是八旗掌权吸血全国,你让八旗自己出让权力?怎么可能
冰雪紫芝恋
有不识时务的,赵尔丰,就是例子
Dino
别说地方官了,就是清廷自己都在给自己留后路。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被抓,这种谋逆大罪放古代夷三族都不稀奇,但汪只是被关起来了而已,连皮肉之苦都没有。
骑着锅缸去旅游牵着锅缸去打猎
毕竟是读书人,更容易接受新思想
安然
是太平天国后满人已经压制不了汉人的崛起了
ZampampY
它们只是想留个后路
怪兽大作战
民国政府继承了满清的各省自治联合,所以老蒋一直在清扫地方实力派。
用户10xxx43
还有汪精卫刺杀
周朝十八公
蛆虫吃肉,极致贪心。哪有什么情怀与雅致。两边下注而已!
老山
辛亥革命很多地方官摇身一变就成了革命党。二次革命北洋军一过来马上归了袁世凯。
夜不深
太平天国以后,汉人掌权,无论革命还是改良肉都落到汉人锅里
泥泞中的老虎
两个方面的因素。见过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开阔了眼界,接受了新思想,知道是大势所趋,对跟不上世界潮流的大清也就不抱希望
南旺村民
他们比普通百姓更清楚满清快灭亡了。
大灰兔
稍微有点头脑的都知道满清混不下去了。
用户15xxx55
能东南互保,说明清王朝气数将尽
zyr17
满清朝廷对地方也脾气特别好,1870年湘军谋杀了两广总督马新贻,朝廷查了两年,捏着鼻子认了。1872年曾国藩没了慈禧想马上启用湘军大佬曾国荃,曾国荃不鸟她,又舔着脸在诏书里加了不必入京陛见,求着曾国荃出山稳定湘军。曾国荃一辈子没有见过慈禧光绪娘两个。
用户18xxx50 回复 07-19 11:56
那是脾气好吗?那是因为湘军有实力,当时全国就湘军的实力最强,真要是逼急了湘军造也是会造反的,后来之所以重用李鸿章,就是为了用淮军来制衡湘军的
zhozh1179216
这里面还有个满汉对立的问题。孙中山第一功,可就是驱逐鞑虏。
庚牛火
都是留后路,满清一亡,南方各省督直接独立。换牌子成新革命者!
赵珂
注意这个小编。
大师兄
老佛爷宣战全世界之后就东南联保公开抗命了,然后所有东南的汉族地主官绅都看明白了,清长不了了。所以很多都对上头指令阳奉阴违,甚至乐见革命党事成。
风雪夜归人
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对林觉民的态度
恨天知
自古皇权不下乡,谁当天下之主也不可能有一套可以覆盖到县级的领导队伍,大理段氏直到洪武年间才退出滇地统治集团,播州杨氏与杨家将是宗亲,直到明末才被夷族。
单衣试酒
造 反的是谁?是学生是书生是他们认为的后生,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这是他们士大夫阶层要反了。你换个农民去试试?
猩猩哥。
难道是因为乾隆时期没有手枪,晚清有了手枪所以当官的才对革命党客客气气的[哭笑不得]
用户11xxx42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
一指禅心
鉴湖女侠一心求死!!可叹!可敬!
用户10xxx39
你这说的都是南方的汉族官员吧!
炳灵公
你架不住曾圣人一人为满清续命 50 年
双鱼
跟沙俄末代一样,各种流放,但真下死手的少。
ayzhya
转身就变成民国军阀
mg深蓝mg
怕死呗
救赎
东南互保之后,满清已经失去对地方的控制了
走过
东南互保后,满清就名义上还能号令下东南部
XChenYK
被杀的安徽巡抚恩铭虽然是满人,可这人挺开明,对兴办洋务运动新式学堂挺上心
粪发涂墙
都不是糊涂人!
王龙海
不是宽容,已经是自身难保了!
用户13xxx56
明末不也是一样,文官的想法不也是,不管谁家的朝廷不还是要请我们来管理
割草机
晚清的时候哪里还有中央权威?大家都知道时日无多了,靠互相牵制在勉强维持局面
地球村
竹子
你让我抓鲁迅,可这是周树人啊
用户17xxx76
清后期的革命仁慈了,原本是清朝的官,革命后原地转身,变成新政府的官
ecc83
民心所向
想想就好
万一成功,可免清算
矿石收音机
墙头草罢了
用户14xxx61
你怎么么不说徐锡麟的结局?,没有被凌迟被挖心生祭恩铭就好是吧?
用户10xxx09
林觉民好可惜啊
洛克地瓜
就是看到清这条破船要沉了给新船搭路子
helloqinlei
改良派都是自己人,革命党要么是破落贵族,富商二代
用户70xxx49
小编和下面大多评论,都没说中要点。真正原因是,那些官员本来就是汉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内心是支持这些有识有志之士搞革命的。而不是什么两面派投机派。两面派投机派是不持个人立场的,而这些官员立场在汉,只可惜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