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马云说过京东的未来注定是个悲剧!因为京东太多人了,光仓储快递都三四万人,那么多员工不得把京东拖垮? 没想到京东在十年后却没能成为悲剧,反而成为稳定社会就业的大平台大公司,有67万员工。 十年前,马云曾断言,京东必将走向悲剧。 理由很简单,臃肿的人力成本,特别是那几万仓储快递员工,将成为压垮京东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十年后,剧情却发生了惊天逆转。 那个被预言“必垮”的京东,非但没有倒下,反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当年看似“必败”的重资产模式,如今为何反而成就了京东? 马云的预言,究竟错在了哪里? 江湖上,“兄弟”意味着互相帮助和绝对信任。但在公司里,这个称呼却没那么简单。 京东的老大刘强东说过:“如果长期工作表现差,又不努力奋斗,那就不是我的兄弟。” 这句话一出,立刻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是不是“兄弟情义”变味了? 还是说公司为了生存,不得不这样做? 要知道京东以自营物流和仓储著称,在电商领域走出了一条与阿里、拼多多不同的道路。 它拥有54万员工,这个庞大的数字代表着54万个家庭。 然而,京东的市值远低于拼多多,只有不到拼多多的四分之一,却需要供养41倍于拼多多的员工。 这意味着京东员工平均创造的营收相对较低,经营压力比较大。 这种“重”模式,对京东来说,既是优势所在,也是挑战。 京东自己搭建物流和仓库,保证了送货速度和服务质量,这让它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中显得与众不同。 但是,大量的人工成本也让京东在打价格战时感到吃力,难以轻松应对。 京东一下子爆出1.4万人找人代打卡的事情,公司内部管理上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现在京东竞争压力这么大,还有人“躺平”不想努力工作,这无疑是让情况变得更糟。 马云曾经说过,京东养活那么多员工不容易,这么多人的工资迟早会把京东拖垮。 虽然京东现在的员工还没到一百万,但马云的顾虑确实有道理。 现在大家网上买东西越来越多,京东送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雇佣大量员工的成本也在不断上涨。 怎么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控制住人力成本,是京东不得不认真考虑的大问题。 京东为了生存,采取了一系列更严格的管理措施,比如缩短午休,取消一些福利待遇,严格考勤等,力求提升公司效率。 这背后是京东努力求生的本能反应。 但是,这些调整并不意味着京东不再关心员工。 刘强东认为,员工肯努力,公司就不会辞退。 电商竞争激烈,京东选择了更复杂的发展模式,主动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压力也更大。 刘强东提出的“兄弟论”,不仅仅是业绩要求。 京东未来需要解决如何在保障员工利益的同时,提高效率,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难题。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十年前马云说过京东的未来注定是个悲剧!因为京东太多人了,光仓储快递都三四万人,那
烟雨任风散
2025-04-29 00:14:07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