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姚期智回国,或许是美国近十年来做过最后悔的事情!那么姚期智是谁?究竟有何厉害之处呢? 2004年,一则令美国学术界震惊的消息传开——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宣布永久回国。当时58岁的姚期智,在上完最后一堂课后,面带微笑地对学生们说:"这是我的最后一堂课了,我要回家了,永远的,我的家在中国。" 这个决定来得太突然,以至于美国方面都措手不及。姚期智动作迅速地变卖了在美国的所有财产,辞去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职位,只为换一张回中国的机票。对于一位已经获得"两国五院院士"头衔、在美国拥有崇高学术地位和优厚待遇的科学家来说,这样的选择令许多人难以理解。 美国媒体迅速将此事推上热门话题,有些甚至将其描述为"中国的阴谋"。面对外界的质疑声,姚期智只是平静地回应:"我回国,就是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这是我的人生大事。" 回国后,姚期智接受了清华大学的邀请,创立了被称为"姚班"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他亲力亲为地设计课程、编写教材,并利用自己的国际影响力,邀请了众多国际一流的计算机学者来华授课。这支教学团队阵容强大,不仅有国际知名教授,还有世界一流的计算机科学家、美国院士和图灵奖获得者。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约翰·罗普科罗夫特评价"姚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本科班"。从"姚班"走出的人才,如今活跃在全球计算机领域的前沿,其中包括被誉为程序员"教主"的楼天城、世界顶级计算机视觉会议CVRP2014审稿人吴家俊等。 姚期智回国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他创建的强大理论计算机科学团队,填补了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空白。他改变了中国计算机教育重工程轻理论的局面,使中国在计算机理论研究方面不再落后于其他国家。 更重要的是,姚期智的回归引发了一场"归国热",越来越多的海外科学家选择回到祖国效力。尤其是2017年,当杨振宁和姚期智一同决定放弃外国国籍、重新成为中国公民时,这股热潮达到了顶峰。 如今,中国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从20年前的"一片空白"发展到拥有了一定的国际话语权。而75岁高龄的姚期智仍在岗位上努力工作,培养着下一代计算机人才。他期望自己的学生中能够出现新的图灵奖获得者,接过培养人才的使命,继续推动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1946年,姚期智出生在上海一个混乱的年代。为了孩子能够安全成长,父母带着他辗转来到了台湾。在台湾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家庭的学习氛围却极为浓厚,父母对姚期智寄予厚望,尽己所能为他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11岁那年,一个重大事件改变了年幼姚期智的人生轨迹。1957年,华人科学家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这一消息在华人世界掀起了巨大波澜。杨振宁的成就深深触动了小姚期智的心灵,他开始将杨振宁视为偶像,立志成为一名物理学家。与同龄孩子沉迷玩具和游戏不同,姚期智却痴迷于物理书籍和小实验。 凭借着对物理的热爱和不懈努力,1966年,年仅20岁的姚期智顺利获得台湾大学物理学士学位。随后,他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深造,师从后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格拉肖教授。在哈佛求学期间,姚期智不仅学业有成,还遇见了改变他人生的两件重要事物:一是他的挚爱储枫,二是初露端倪的计算机技术。 就在姚期智的物理研究正如日中天之际,在储枫的引导下,他开始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接触,他敏锐地察觉到这门新兴学科在未来将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尽管朋友和导师都不理解他为何要"舍明投暗",但26岁的姚期智还是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放弃已经取得的物理成就,转攻计算机科学。 "做事情要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想法才不会一直在原地踏步。"这是格拉肖教授对姚期智说过的话,也成为他勇于转变的动力。1972年,姚期智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博士学位后,来到了伊利诺大学,仅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展现了他在计算机领域的非凡天赋。 从此,姚期智的学术生涯迅速腾飞。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并在普林斯顿大学只用了十年时间就晋升为正教授。即便工作繁忙,他仍保持着每年发表两篇学术论文的高产出,在计算理论、密码学和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姚期智的研究成果让他声名远播。1996年,他荣获以计算机科学家高德纳命名的德纳奖。随后,他相继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等,获得了"两国五院院士"的荣誉称号。2000年,姚期智的学术生涯达到顶峰——他获得了被誉为"计算机界诺贝尔奖"的图灵奖,成为当时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学者。 然而,功成名就的姚期智并未沉浸在荣誉中。当一名学生在交流会上问他获得图灵奖的感受时,姚期智并没有显得意气风发或骄傲,而是平静地表示,获得图灵奖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两件事之一,对他而言是"比较"重要的荣誉。但比起个人荣誉,他更看重这一奖项对所有中国人的激励意义。
美国副总统万斯,妥妥一个丧门星?去了一趟梵蒂冈,教皇死去世了;他去了趟印度,
【268评论】【129点赞】
用户48xxx82
欢迎更多的优秀华人回国,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