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管理乱象:一场亟待整顿的教育危机
近日,江西理工大学发生的留学生群体殴打中国学生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与愤怒。一群在中国享受着每年高额补贴的留学生,竟然公然聚众施暴,这不仅是对受害者人身安全的严重侵害,更是对国人情感的极大伤害。
这些留学生的嚣张跋扈,与部分高校的无原则纵容密切相关。一些学校为了提升所谓的国际化办学指标,对留学生采取“超国民待遇”政策:逃课无需担责、学业不达标也能轻松毕业,甚至默许中国学生代笔完成论文。这种无底线的优待,让留学生产生高人一等的错觉,也严重破坏了教育公平的底线。
国家设立留学生补贴政策,本是为了推动国际交流,培养人才,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等长远目标。然而,部分高校却将政策异化为一场扭曲的“形象工程”。降低入学门槛,接纳大量基础薄弱、甚至毫无学习能力的留学生,不仅无法实现培养人才的初衷,反而让优质教育资源被浪费,损害了中国学生的利益,也让高校的学术声誉受损。
教育本应是严肃且公平的事业,无论国籍,入学和毕业都应遵循统一标准。如今,部分高校盲目追求留学生数量,忽视质量把控,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既无法赢得留学生的真正尊重,也引发了公众对教育公平的质疑。长此以往,类似江西理工大学的暴力事件恐将成为常态,教育环境也将遭到严重破坏。
1949年,人民警察敢于直面美国洋人的嚣张,维护国家尊严;而在2025年的今天,面对留学生的不当行为,我们更应坚守原则,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而不是息事宁人、纵容包庇。相关部门亟需对现行留学生政策进行全面评估与整顿,纠正高校管理中的错误做法,让教育回归公平、公正的本质,重塑教育尊严与社会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