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英雄儿女”解秀梅因脑梗住院,欠下3万元医疗费,在医院准备停止治疗时,军区突然来电,要求全力救治,费用由军区承担……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4年的冬天,石家庄市一家医院的病房里,一位年迈的护士整理床头柜时,发现了一个满是铁锈的旧铁盒,打开后,里面装着一枚战功章和几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一位穿着志愿军军装的年轻姑娘正笑靥如花,胸前挂满了闪亮的勋章。 这位卧病在床的老人叫解秀梅,此时她因脑梗住院,医疗费已经拖欠了三万多元,但很少人知道,这位朴实无华的退休女工,曾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等功臣。 1950年,年仅19岁的解秀梅随志愿军赴朝作战,与其他女兵不同,她是一名文工团员,在行军途中,她的背包里除了演出用的快板,还总是装着急救包和绷带,战地文艺演出之余,她主动承担起了救护伤员的重任。 在朝鲜寒冷的冬季,她用最朴素的方式温暖着每一位受伤的战友,有一次,前线送来一位双腿严重冻伤的战士,在没有取暖设备的情况下,她毫不犹豫地解开棉衣,用自己的体温为战士解冻,寒冷的冰水浸透了她的衣襟,但她始终坚持到战士脱离危险。 在上甘岭战役最激烈的时刻,美军的轰炸机不断投下燃烧弹,整个战地医院陷入火海,解秀梅冒着烈火冲进燃烧的房屋,一次又一次背出重伤员,燃烧弹的火点溅到她的军装上,她就地翻滚扑灭火苗后继续救人,最终,她在枪林弹雨中救出了147名伤员,自己的肩膀却被烧得皮肉粘连。 这份英勇事迹让她获得了志愿军最高荣誉 - 一等功勋章,但战争结束后,解秀梅婉拒了所有优待安排,主动申请到石家庄一家印刷厂当普通工人,她把象征荣誉的军功章和照片锁进铁盒,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自己的功勋。 在印刷厂工作时,同事们只知道她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姐,她的搪瓷茶缸上有弹孔,却被人误以为是旧货市场淘来的,她从不解释,只是默默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退休后,她住在老城区的居民楼里,过着清贫但知足的生活,每当遇到困难的退伍老兵,她总会默默地资助一些钱财。 1994年,解秀梅因病住院,当医院得知无力支付医疗费用时,她用仅能活动的右手写下"别找组织"的字条,然而,当年被她救过的战友们得知消息后,纷纷赶来探望,河北军区得知她的困境,立即安排了最好的医疗团队。 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解秀梅始终保持着她的本色,病房里除了那个装有军功章的铁盒,几乎没有什么个人物品,1996年初春,她在睡梦中安详离世,葬礼当天,许多曾被她救过的老兵自发前来送别,他们中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拄着拐杖,但都带着对这位英雄最深切的怀念。 如今,在石家庄双凤山革命公墓,解秀梅的墓碑前经常有人放下新鲜的野花,墓碑上的照片永远定格在她19岁的样子,那个穿着军装、笑靥如花的姑娘,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她用朴实无华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精神,她的故事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对此你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2021-9-8《解秀梅:抗美援朝中唯一的一等功女战士》
1994年,“英雄儿女”解秀梅因脑梗住院,欠下3万元医疗费,在医院准备停止治疗时
旅行的手語
2025-04-27 22:32:10
0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