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不懈于跟戚继光打架,而是看中戚继光有抗倭报国之心,想听听他的真实想法,刚刚的军事会议中,戚继光突然闯入,没有他发言的机会,但俞大猷明显感觉到戚继光是支持自己的抗倭主张的;戚继光来了个先捧后杀,说起俞大猷的抗倭主张好是好,但缺钱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可因为朝廷那帮贪官的原因,很多钱都用不到抗倭的事业上来,如果朝廷和练兵的人不是一条心的话,就算是有钱支持也花不到刀刃上。而且还有一个现实问题,那便是现在有您俞帅在,是能练出一支好的部队,但如果您俞帅有朝一天告老了,或者朝廷换将了,这支军队还能打胜仗吗? 而俞大猷不想听戚继光的歪歪绕绕的理论,让戚继光说点实在的东西出来。戚继光打开地图,便和俞大猷来一个模拟进兵。一翻纸上谈兵后,两个达成共识,都希望能把大明的卫所制改成募兵制,这样才能调动将士的积极性,打赢这场抗倭之战,但略有不同的是,俞大猷希望重点在打造水师上,而戚继光则是步兵, 俞大猷也看出来,戚继光不简单,于是他去找胡宗宪要人,说起他和戚继光模拟进步和达成募兵制共识的事,称戚继光有帅才;而这其中的问题很大,尤其是严嵩为首的获利之人是不可能同意的!而现实就是这样,戚继光此时官微言轻,先让他老老实实当个武将,将来有出息了,或许他真的能做到,但那又是后话了! 于是胡宗宪同意让戚继光留在浙江抗倭,任命他为正三品游击将军,这相当于给戚继光从四品升到了三品,可戚继光却不干了!徐渭以为是戚继光觉得这个职位太屈才了,便劝他虚心一点;原来戚继光不是因为这一点不干,而是没有他独当一面的机会;于是戚继光坚决不干,便辞行了,徐渭劝不动,认为戚继光太过心高气傲,便回去向胡宗宪复命了。 而戚继光如此狼狈回去,很快就被父亲痛骂一顿!
俞大猷不懈于跟戚继光打架,而是看中戚继光有抗倭报国之心,想听听他的真实想法,刚刚
菲菲评历史啊
2025-04-27 11:03:38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