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0年,献文帝秘密杀死了冯太后心爱的面首李弈,惹得冯太后十分不满。短短六年后献文帝就突然暴毙于朝殿,世人皆传是冯太后所为。 当时的北魏不如汉代那样拘谨,民风十分开放。因此冯太后的丈夫文成帝拓跋俊英年早逝后,冯太后不甘寂寞。四处搜寻了许多心仪的面首终日与自己寻欢作乐。这让献文帝十分看不惯。献文帝认为冯太后这样做有辱皇家尊严,因此设计杀死了冯太后最喜欢的面首李弈。六年后她自己也突然暴毙。不得不说,十分蹊跷。 其实二人的关系原本是非常要好的。走到如今这步田地实属身不由己。 原来冯太后其实并不是献文帝的生母。按照北魏的传统,太子生下秘密立储后,为了防止其生母母凭子贵,祸乱朝纲,从而巩固皇室地位。立下储君后就要将其生母杀死。 可怜的小太子刚出生就失去了亲生母妃。于是北魏皇帝献文帝将小太子交给皇后抚养,二人虽没有血缘关系,冯太后却对小太子视如己出,不是亲生胜似亲生。二人的关系十分和谐。 说起来冯太后这个人也非常人,她本是北燕皇族的后人,天之骄女,家世地位十分显赫。可惜的是,刚出生不久北燕就灭亡了,北魏太武帝一统了北方。她的家族因为卷入一起大案而被抄家,年幼的她也因此被被迫成为官奴,充入宫中。 但她的生活还是挺滋润的,因为她的姑母在宫中是一位颇受皇帝宠爱的妃子,冯太后自小受了姑母的不少照拂。而且在宫中还认识了年幼的文成定拓跋俊,二人不可不谓是青梅竹马。 拓跋俊13岁时就登基称帝,冯太后也因此从一个小小官奴成为了贵人,二人感情十分要好。冯太后不仅在感情方面对拓跋俊聊以慰藉,政务方面也能够独挡一面,帮助拓跋俊处理了不少令人头疼的政治问题,这为她 后来的晋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年仅15岁的冯太后很快被册封为皇后,身份显赫,贵为一国之母。年纪轻轻她不仅有着显赫的身份,还有一份令人艳羡的爱情。生活十分幸福美满,可是好景不长。公元465年5月,拓跋俊逝世, 这对冯太后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此她日夜以内洗面,郁郁寡欢,惶惶不可终日。 举行北魏旧礼烧三时,她因为心不在焉,掉进火堆差点被烧死,幸而得了眼疾手快的侍卫相救,才捡回了一条命,从鬼门关走过一转后,冯太后突然顿悟了,她不再浑浑噩噩的过生活,而是发誓要帮助早逝的丈夫和儿子守住北魏江山。 然而皇帝去世后,北魏内部朝政大乱。有一个心怀不轨的朝廷重臣乙珲见冯太后与儿子孤儿寡母的,于是就在此时密谋篡位。 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那不轨的心思早就被冯太后所知,冯太后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她早年帮助献文帝拓跋俊处理朝纲政务,应对起朝政问题简直是信手拈来。 因此在得知乙珲的心思后,她就暗中调兵逮捕了乙珲,一举镇压叛乱。由于皇帝献文帝还年幼,因此冯太后垂帘听政。暂时一揽朝纲问题。 凭借着自己早年帮助献文帝处理朝政的经验本领,她仅用18个月就平定了北魏的叛乱,稳定了其格局。令世人拍手称快。 然而公元467年8月,孝文帝拓跋弘出生了。冯太后对这个小婴儿十分喜爱,至此甘愿退居二线,在背后替皇帝照顾皇孙,三年不理朝政,冯太后与献文帝间生嫌隙,二人再也回不去当时的亲密无间。 漫漫长夜,冯太后不甘寂寞,于是她找来了许多漂亮的面首到宫中与自己作伴。其中李弈就是她最喜爱的一个面首,李弈不仅是官宦子弟,长相出众。还才艺双全。深得冯太后之心。 但献文帝觉得冯太后这样做简直有辱斯文,影响皇室名声,便于公元470年将李弈打入大牢,将其处死。这使得冯太后十分不满。 至此,冯太后再也不给拓跋俊一点面子,逼他退了位,让拓跋弘继位,而她自己也太皇太后。名义上,虽然拓跋宏退居二线,实际上却仍然掌握着朝政大权,冯太后担心拓跋宏对自己不利,因此六年后拓跋宏突然暴病身亡。其中猫腻不为人知。 但不得不说的是冯太后从一名官奴晋升太皇太后,确实是一位奇女子。
公元前52年,太子刘奭去拜见皇后。皇后突然叫了五个宫女出来,让刘奭挑一个侍寝。刘
【2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