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路边一战士吃炒花生,降边嘉措闻香央求,能不能给我一小把?战士抬头看他。降边又说,一两颗也行。战士说,来,摊开手,把花生全给了他。从此,12岁的降边用一辈子追随两个“英雄”。 1950年,解放军大军杀向藏区,巴塘那片地儿瞬间感觉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啊!老百姓之前被农奴制压得跟驮了座大山似的,解放军一来,那叫一个拨云见日!他们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还给乡亲们挑水扫地,结果就被亲切地称为“菩萨兵”。就像鲁迅大大说的:“甭管多远的人,都是咱自家兄弟。”在这样的历史大戏里,有个小伙子的人生轨迹悄悄拐弯了。 那天下午,尘土飞扬的,十二岁的降边嘉措溜达着呢,突然鼻子一耸,被一股子香味拽住了脚。炒花生啊,他这辈子都没闻过这味儿,家里穷得响叮当,哪敢奢望这高级货。他一咬牙,壮着胆子跟吃花生的战士搭话:“大哥,能给点儿尝尝不?”战士瞅了他一眼,听他小声说“一颗两颗就成”,立马乐呵呵地把手一摊,直接把整把花生塞他手里了。降边那会儿,心里头那个热乎,那个佩服,简直跟吃了蜜似的。没多久,爹娘问他想不想跟着解放军大哥去当兵,他脑袋晃得跟拨浪鼓似的,一个劲儿点头。打那以后,他就跟过去的苦日子说了拜拜,一脚踏进了新队伍的大门。在那里,他头一回尝到了香喷喷的花生米,还摇身一变成了翻译官、讲解员,偶尔还能客串一把龙套演员。部队里规矩多得很,但大伙儿心贴心,跟一家人似的,信得过彼此。降边嘉措心里头那个美呀,觉得自己再也不是地主老财家的奴役了,自个儿当家做主啦! 靠着汉语底子,他干起了翻译的活儿,文字成了他手里的魔法棒,连起了不同民族的心;他又写了本长篇小说《格桑梅朵》,用笔尖记录下了藏族同胞的新天地;还忙活着整理翻译英雄史诗《格萨尔》,硬是把这宝贝疙瘩推向了全世界。这一切,都得感谢那个不起眼儿的下午,那一小把花生,还有那个出手大方的战士哥们儿给的温暖。 岁月如梭,降边嘉措成了大伙儿心中的学者大腕儿,文化的传播使者。他一辈子都在追两个“大佬”——一个是送他花生的兵哥哥,另一个是史诗里的格萨尔王。他悟了,真正的英雄其实就在身边,就是那些低调奉献、能改写别人命运的好心人。
1950年,路边一战士吃炒花生,降边嘉措闻香央求,能不能给我一小把?战士抬头看他
盼南
2025-04-27 01:41:49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