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耿飚病重求医。耿飚:我这病能不能根除?老中医:我有个祖传秘方,倒是能根除,但恐怕你日后讨不到老婆啊!耿飚:只要能让我干革命,没有老婆也成!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长征之路茫茫,烈日暴雨磨损军衣,荆棘纵横钩扯皮肉,雪漫冰封摧毁心志,明暗敌军难防追击。
但前路唯一目标是漫天纷飞的炽红旗帜。
时任红军第四团团长的耿飚正患疟疾,他忍受着病疾带来的乏力,时冷时热,挺直腰背再一次向上级领导请示随队迁移。
之前考虑到耿飚的病情严重,上级意欲留他在据点养病,可耿飚一听,本就被疟疾折磨地泛血丝的双眼一瞪,板正肃立地行了个标准的军礼,声音厚重坚定地说:“请示上级,作为指挥员,我请求追随部队一同前行。”绝口不提身上的患疾,仿佛忘记了自己的病情。
此时,整装待发的队伍前,耿飚坚挺的站在队伍的前面,仿佛一把长剑,直指前方。
他身后跟随的队伍,志气一如以往紧紧向这位军人汇集。
上级领导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最终答应耿飚随队出发。
一路上,耿飚备受疟疾的折磨,但是一旦有危机出现,他一瞬间就把病苦抛洒脑后,在危机面前,冷静处理,对于敌情,毫不犹豫地冲锋陷阵,永远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耿飚拖着病重的身体,一路随军长征,队伍在寒冬季节的夜里再一次突破国民党防线后,有许多人染上了风寒以及在斗争中受伤,幸好到达天堂圩,那里有位神医。
作为红四团团长的耿飚,不仅走在战斗前线,对于战士们的身体状况也是极为关注,立马便组织战士们有序等待神医的治疗。
这位向来医者仁心的老神医,看到队伍同志们忍受伤痛勇猛与敌军对抗的情形,对着整齐划一排队等候治疗的战士们,激动地流下眼泪。
而耿飚的疟疾同样引起了神医的重视,当天夜里给耿飚诊脉。
待一番望闻问切后,神医眉头紧皱:“红军同志,你这疟疾拖到现在你还能带兵打仗,老夫佩服佩服啊!”
耿飚双手撑在膝盖上,向神医说:“我的心都是跟着国家走的,只要是革命战斗我一定不会退缩。老先生,你看怎样可以把我这疟疾给一下子治好?”
神医沉思许久,说:“你的疟疾拖得太久了,而且这一路来如此艰苦,没有休息好,怕是只有我祖传的秘方才能立刻有效。”
耿飚听到有法子可以治,刚要感激神医,便听到神医一串叹息:“可这秘方可是会毁根本的,用了之后,头发是要掉完的。”
耿飚立马表示:“只要能立刻治好,什么法子都可以。”
神医嘱咐道:“头发掉光了,你可就娶不到老婆了。”
耿飚哈哈一笑:“只要能让我干革命,没得老婆也行!”
看着眼前爽朗的青年战士,老神医心中颤动,转头便开始专研起他的秘方,力求把这方子的副作用降到最小。
第二天,拿着彻夜改良的秘方正准备捡药的神医便听到屋外再一次响起红军战士们整装出发的声音,原来是军情突变。
于是急忙赶出屋外,在队伍前头找到了青年,激动将手中的秘方摁在耿飚的手中,紧紧握住耿飚的双手,激动的对耿飚说:“同志啊,我没什么拿的出手的,现在没来得及抓药,这祖传秘方只能你自己拿去,用完治好了你的病,就把它撕了。”
耿飚感激说:“这就是老百姓给的东西,这秘方用完之后我一定做好保密。”
在敌军的追击阻碍中终于抵达一个镇上,耿飚按秘方吃药,终于治好了疟疾,带领队伍一路前行,在这长征之路上铺设了又一段红色脚印。
很多年后,耿莹在父亲耿飚的回忆长征时的场景中,仿佛也看到了那鲜红的湘江水,这水的源头是那横跨在江中的尸首残缺的红军战士。
耿飚曾回忆道,那时趟过江水时,口鼻满是血腥,头发黏连着血肉,上岸后他呕吐不止,回头看着像石泥般沉没的战友们,眼前是一片炙红。
耿飚知道,长征的前方同样是一片红色。
那次的战争空前激烈,面对国民党的追击围堵,以及国民党不断加派的飞机大炮的轰炸,红军方陷入困局,红军伤亡惨重。
这是耿飚不愿回忆的,却是他一直铭记于心,刻在骨子里的,身后是革命战友们不息的战魂,耿飚等众革命战士肩负使命,把身心统统献给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