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中国第一次引进桑塔纳汽车,原本定价为8万,但中方代表认为16万更合适

梦幻星河织梦园 2025-04-26 18:23:27

1983年,中国第一次引进桑塔纳汽车,原本定价为8万,但中方代表认为16万更合适,经销商再加价3、4万,桑塔纳最后的价格竟然直接高达20多万,但尽管如此桑塔纳在日后依旧很受大家的欢迎,而且还是中国有史以来的首款传奇车型。 桑塔纳汽车于1973年在德国问世,十年后才引入中国,当时中国的汽车发展并不理想,此时引进桑塔纳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不过中国引进桑塔纳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售卖,而是为了学习制造技术,只有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生产出自己的汽车。 1978年,中国组成了一支考察团准备去德国商谈引进桑塔纳的事情,德国大众董事长对这个合作很感兴趣,不过他最想聊的还是合资。 负责这次商谈和学习制造技术的是上海汽车人公司,以什么价格收入,再怎么从轿车上学习制造技术是每个人心中的难题。 担任首席谈判员的是上海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的经理仇克,而他对面的就是大众董事长史密斯,两个人在合作和引进上商谈了许久,最终有两个问题摆在他们面前。 德国和中国有两个意见不一致,一个是产品包销,德国人的意思是生产出来的车必须由中国包销,因为那个时候中国引进桑塔纳主要是用作谈公务的,根本谈不上私人用车。 购买桑塔纳之前还有一系列的手续和身份认证需要办理,一般人根本没办法通过这些手续,所以能买车的人也就锁定在一个范围内。 其实换句话说也就是桑塔纳根本没有进入中国的销售市场,因为引进的汽车根本不对外销售,是在公务的范围内调控的。 德国人觉得他们没办法自由的把车卖给顾客,他们能赚到的利润也就少了很多,所以中国就要负责包销的任务。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德国还需要在这份投资中占取15%~18%的分红,这其实也跟汽车的销售脱不开关系。 这两个问题让谈判员仇克十分为难,他把事情上报给外贸部后毫无疑问的被拒绝了,其实仇克觉得德国人说的是有道理的,因为当时中国确实没有大批量的生产汽车。 当年中国的汽车都是从日本进口的,进口汽车确实省去了制造工序,但也就意味着需要的资金更多了。 仇克觉得按照中国当时的情况做到包销是没有问题的,其次分红也没有问题,他认定桑塔纳一定会在中国大爆,一定能高利润赚大钱。 仇克的想法没有错,日后的桑塔纳确实占领了中国的市场,而且销售价也很高,这场谈判谈了好几年,最终仇克做主同意了德国的要求。 谈判虽然是在1984年谈成的,但汽车在1983年就引进了,当时桑塔纳凭借结实耐用,而且维修起来也很简单的特点迅速成为人们的心头爱。 这种款式方正而且还耐用的汽车迅速成为公务车、出租车的标杆产品,正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成效后中国才同意了德国的条件。 引进桑塔纳的时候德国原本的定价在8万元,这个价钱已经是最低的了,但中方代表却觉得不太合适,于是他们就提出了十六万的价格。 不是中方有意抬高汽车的价格,主要还是担心价格太低的东西用料不好,毕竟便宜没好货,主动抬高价格也是想让他们把汽车的质量保证好,不要出现什么零部件缺失的情况。 而德国看到了中国的诚意后当即就同意了这个合作,乘坐轮船来到国内的桑塔纳在中间商的抬价下涨到了20万。 这个价格对于老百姓来说与天价没有区别,可即便如此桑塔纳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买家的反馈也能证明高价的桑塔纳质量确实不错。 经过一段试验销售后,中国在第二年就与德国达成了合作,中德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双方各占一半股份,而中国汽车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正式走上了上坡路。

0 阅读:191

评论列表

富民强市

富民强市

2
2025-04-26 19:24

我是来打脸的,小鞭这种拿地摊文学作品的网吧绿球球的:83年,手搓桑塔纳出厂价3.7万元[打脸]86年量产,出厂价6.75万[打脸]93年,出厂价18万。[打脸]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不是你随便放个地摊文学屁就能抹黑的了的[打脸]

梦幻星河织梦园

梦幻星河织梦园

梦幻星河织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