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四川一女老师的丈夫说要带她去旅游,可谁知旅游刚结束,丈夫就望着周围荒

猫猫背九九 2025-04-26 18:03:33

2000年,四川一女老师的丈夫说要带她去旅游,可谁知旅游刚结束,丈夫就望着周围荒凉的高原说道,我想在这里留一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胡忠和谢晓君是一对普通的教师夫妻,生活在四川成都,两人都有着扎实的教学背景和多年的教育经验,平日里过着安稳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胡忠的心中燃起了一个改变生活轨迹的念头,他决定到高原去支教,去一个贫困的孤儿学校为那里的孩子们点亮希望的火种。 事情的起因源于一次国庆假期,胡忠提出了一个看似普通却别具深意的提议:“走,我带你去塔公草原旅游。” 塔公草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塔公镇,海拔较高,气候寒冷,那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不少游客,对于喜欢旅行的谢晓君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地方,于是两人携带行李踏上了前往甘孜的旅程。 当他们到达塔公草原时,谢晓君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广袤无垠的草原,这一切都仿佛是人间仙境。 愉快的旅行结束后,胡忠的神情却变得严肃,他告诉妻子,他打算在塔公草原上的一所孤儿学校待上一年,原因是学校急需教师,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谢晓君听后愣了一下,起初她以为丈夫是在开玩笑,但看到胡忠脸上的认真,她明白了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丈夫已经做出的决定。 谢晓君心中充满了疑惑,她担心丈夫适应不了那里的艰苦生活,尤其是考虑到他们的女儿尚且年幼,生活条件也很艰苦,身为母亲,她有着深深的忧虑。 她直言道:“这里高寒荒凉,你适应不了这里的。”但胡忠并没有正面回应,而是带她亲自去到了那所孤儿学校,当他们走进学校时,胡忠的眼神变得愈发坚定,他告诉妻子,这些孩子大多失去了父母,他们急需关爱和教育,自己决定留下来为这些孩子们提供帮助。 谢晓君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她明白丈夫的善良与决心,也能感受到那些孩子们眼中渴望知识的光芒。 在长时间的沉默后,她最终做出了决定,眼中闪烁着泪光,她说:“我尊重你的选择,放心吧,家里有我。”于是胡忠带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毅然决定留在那个偏远的高原上。 留在这片高原并不意味着一切顺利,高寒缺氧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个困难,胡忠自幼生活在平原上,刚到高原时常常因缺氧而头痛欲裂,甚至恶心不适。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仍然坚持每天给孩子们上课,哪怕是用自己刚刚学会的藏语与孩子们进行简单的交流。 由于学校的孩子们大多只会藏语,胡忠不得不自学藏语,用藏语教孩子们汉语,每个晚上,胡忠都在昏黄的灯光下翻阅藏语字典,艰难地练习发音。他知道,自己每一点进步,都会让孩子们离理想更近一步。 除了语言问题,最让胡忠担忧的还是学生的流失,寒冷的冬季来得特别早,放寒假的时候,胡忠曾追踪一名12岁的孩子扎西。 扎西的舅舅拉着他去挖虫草,胡忠到处寻找,最终在一个牧区帐篷里找到了扎西,孩子的舅舅对胡忠说:“读书能换几头牦牛?”胡忠心疼地将自己身上的所有积蓄拿出来,换回了孩子的继续学习机会。 这样的小事每天都在上演,胡忠的内心既痛苦又坚定,孩子们的困境让他无法停下脚步,他深知,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 随着时间的推移,胡忠和谢晓君逐渐适应了高原的生活,胡忠学会了用牛粪烧炉子,谢晓君也能用藏语哼起儿歌。 尽管物质条件简陋,生活艰难,但夫妻二人并没有选择放弃,他们不仅教书,还为孩子们提供关爱与鼓励,每当看到孩子们认真听课、努力学习,胡忠就感到无比欣慰。 几年后,福利学校的条件有所改善,胡忠的藏语已经比汉语还流利,首批学生开始考取内地的学校,而最早的学生卓玛成功考上了师范学校,胡忠把珍藏的汉语词典作为礼物送给了她,这些孩子的成功让夫妻二人感到无比自豪。 这对夫妻的事迹感动了社会,他们被评为《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胡忠和谢晓君表示,他们将继续在这片高原上,为更多的孩子点亮希望的明灯,对于他们来说,教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一份使命,他们无悔于这条选择的道路。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胡忠、谢晓君“真心为教”师德报告——中国日报

0 阅读:2
猫猫背九九

猫猫背九九

猫猫背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