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冯胜的时候,冯胜问:“我喝了这杯毒酒,能保我家人安康否?”朱元璋并没有说话,冯胜以为朱元璋会念在以前的事情上网开一面,就喝下了毒酒。之后,朱元璋才说:“你觉得,就你所犯的这些事,还能让她们有活命的可能吗?” 明朝开国之初,冯胜就跟随在朱元璋身边。从朱元璋起义时期,冯胜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成为了朱元璋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政权,开始向四方用兵,而冯胜在这个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洪武五年,冯胜作为主帅,带领明军进行了第二次征讨漠北的军事行动。 这次军事行动可以说是冯胜军事生涯中最为辉煌的战役之一。他与先锋傅友德配合默契,在漠北创下了七战七胜的辉煌战绩,为明朝的北方边境带来了短暂的和平。 这样的战绩让冯胜在明朝将领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与徐达、常遇春等人一起被称为明朝开国名将。在这些开国名将中,冯胜的特点在于他既有着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又具备高超的外交手腕。 到了洪武二十年,北元势力在辽东边境频繁骚扰,朱元璋决定派遣冯胜担任征虏大将军,前往平定边患。这次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北元太尉纳哈出。 纳哈出是北元的重要将领,手下有二十万大军,实力不容小觑。但冯胜并没有选择直接用武力征讨,而是采取了更为巧妙的外交手段。 在朱元璋和冯胜的共同谋划下,他们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成功说服纳哈出率领二十万军队投降明朝。这个结果对明朝来说可谓是双赢:既消除了边境隐患,又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了大量的军事力量。 然而在举行招抚仪式时,事情却出现了意外。主持仪式的蓝玉要求纳哈出穿上自己的外衣,引发了纳哈出的不满。事态在蓝玉的外甥常茂抽刀伤害纳哈出后变得更加严重。 关键时刻,冯胜一方面安抚受伤的纳哈出,另一方面派遣北元降将观童向纳哈出的部下解释情况,最终成功稳定了局势。 冯胜从辽东班师回朝后,局势急转直下。朱元璋突然收回了冯胜的大将军印信,让这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再也没有机会统领军队。 这个决定的背后,与一次重大的军事失误有关。在从辽东返回的途中,因为冯胜的指挥疏忽,导致部将僕英带领的三千骑兵遭到北元军队伏击,全军覆没。 僕英作为一位忠勇的将领,在无法突围的情况下选择了自刎。这件事情让朱元璋对冯胜的军事指挥能力产生了质疑。 但朱元璋并没有就此完全放弃冯胜,而是改变了对他的任用方向。在收回大将军印信后不久,朱元璋任命冯胜为太子太师。 这个任命看似是一种提拔,实际上却是将冯胜从军权核心转移到了文职系统。对朱元璋来说,这样既可以利用冯胜的威望,又不必担心他掌握军权带来的威胁。 冯胜的政治处境在这段时期变得越发艰难。有人开始揭发冯胜在征讨期间藏匿良马,并指控他向纳哈出的妻子索要金银珠宝。 更严重的是,还有人指控冯胜强行娶了北元王子的女儿。这些指控让冯胜的政治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冯胜第一次面对贪污指控。早在洪武五年第二次征讨漠北时,冯胜就曾因类似的原因被人举报。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期,冯胜又做了一个致命的决定。他的女婿周王朱橚未经朱元璋允许,私自离开封地与他见面。 这次私下会面给了朱元璋极大的猜忌。周王本就不是一个安分的藩王,这次未经报备的会面更加重了朱元璋的疑虑。 随后发生的蓝玉案件,更是将冯胜推向了危险的境地。蓝玉作为冯胜多年的战友,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密切。 不仅如此,蓝玉的外甥还是冯胜的女婿。这重重关系,在蓝玉案发生后,让冯胜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 虽然在蓝玉案中冯胜暂时逃过一劫,但他手中仅存的一点军权也被剥夺。他被召回京城,成为了一个没有实权的闲置官员。 这种种变故表明,冯胜在朝廷中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从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将军,到一个备受猜忌的朝廷官员,冯胜的命运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 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防范由来已久,这种防范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严重。在他的眼中,任何可能威胁皇权的力量都必须被清除。 皇太孙朱允炆年幼是朱元璋最为担忧的问题之一。为了确保皇位能顺利传承,朱元璋开始了大规模的清除行动。 这场清洗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经过了长期的谋划和准备。朱元璋先是通过剥夺军权,削弱这些功臣的实力基础。 朱元璋对功臣的打击,表面上看是因为各种罪名,实则是出于对皇权的维护。他深知,只有削弱这些功臣的势力,才能确保皇位的稳固传承。 在蓝玉案发生两年后,朱元璋最终对冯胜下手。他以"恃功骄纵"的罪名,对这位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老将进行了最后的清算。 朱元璋派人送去了一杯毒酒,冯胜面对这杯毒酒提出了最后的请求。他恳求朱元璋能够饶过他的家人。 然而,朱元璋的回答彻底打破了冯胜的最后希望。冯胜和他的家人最终都未能逃脱这场政治清算。 这位曾经的开国名将,就这样在朱元璋的猜忌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朱元璋杀冯胜的时候,冯胜问:“我喝了这杯毒酒,能保我家人安康否?”朱元璋并没有说
江樵品史
2025-04-26 15:23:37
0
阅读:1134
用户95xxx01
老朱,江山是给自己子孙打的,兄弟们想多了,送兄弟们及家人上路
整只酱猪蹄
朱八重为稳固孙子朱充炆地位不惜大杀功臣。算来算去。却没有算到自己儿子会偷家。
不羁的龙卷风
老朱极端无耻,下作!
纸老虎
鞑子写的史
用户15xxx42
最怕出身低微贫苦的人掌权,毕竟人格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