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国开展将军授衔仪式,毛泽东对陈赓说:“怎么样,跟着我干,比跟着蒋

墟史往事 2025-04-26 13:54:08

1955年,新中国开展将军授衔仪式,毛泽东对陈赓说:“怎么样,跟着我干,比跟着蒋介石干有出息吧?”谁知,陈赓回答:主席,我的大将可不是你给的,是李聚奎给的。      陈赓一句话把给他授衔的毛泽东说懵了,而周围的人却笑的不行......       陈赓是我党我军资历较深的一名老同志,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都履立奇功,倍受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的器重和青睐。       说起陈赓,还真有说不完的故事。       他14岁考入黄埔军校,在校期间,受到孙中山、周恩来等人的影响,思想进步较快。后来他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斗,由于作战英勇善于用兵,还是学生军的陈赓就被蒋介石临危受命为师长。       也就是在这次讨伐战中,陈赓两次救蒋介石的性命。蒋介石心存感激,同时,对这名有勇有谋的学生更为欣赏,有意将陈赓长期留在身边。       熟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随着时间的推移,陈赓逐渐发现了蒋介石野心,特别是蒋介石发动412运动后,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蒋介石,跟随周恩来,投入到正义的事业中。       在抗日战争时期,陈赓率领的386旅,令日本军队闻风丧胆,他们甚至在军营中贴出“陈赓386旅”的字样,来提醒自己部队不要轻敌。日军还专门研究陈赓作战方法,每当他们如获至宝的时候,都会发现陈赓下次作战的方法又变了,等待他们的还是一如既往败仗。       在这期间,陈赓率领部队,成功粉碎了日军的第六次对解放区的围剿,并且将日本军部赫赫有名的辎重部队,以及109师和129师两支装备精良的独立师,全部歼灭。从此以后,陈赓和他的部队已经给日军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后来红军长征途中,陈赓奉命保护保护毛泽东和中央机关以及红军的主力部队撤退,他带兵连续冲破多道敌军重兵把守的封锁线,有效地保存了红军主力部队的战斗力。       在向贵州行军过程中,长征红军遇到了难题:前有乌江拦路,后又有蒋介石的40万追兵,情况万分危急。       乌江上风高浪急,江宽水深。想在短时间架设浮桥谈何容易。时间不容陈赓多想,他们尝试用常规方法架桥,可是第一块木板刚铺好,一个浪头打过来,木板连同木桩直接被掀翻,淹没在了湍急江水中。陈赓连夜召开会议,发动官兵集思广益。       最后,陈赓命人编大的花框,拴上绳子,再装上石头,沿着预设的浮桥方向扔入水中。再用绳子把浮桥栓牢,很快一座简易的浮桥架设完成了。   当敌军赶到时,连个红军的影子都没看着。   而除了作战英勇,用兵如神以外,熟悉陈赓人都知道,他还是大家的开心果,只要有他的地方,都会笑声不断,充满了欢乐。       彭德怀司令员在红军中出了名的严肃,所有部下中只有陈赓敢和他开玩笑。每次彭德怀不但不生气,反而很开心。陈赓在军中是出了名的“幽默将军”。      1955年,中央军委授衔前夕,陈赓看见了李聚奎,他打趣地跟李聚奎说:“找你谈话的时候,你告诉他们,我在你那里做过师长。”原来,在当时首先规定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必须是做过师长的人才能够授予大将军衔。       李聚奎为人忠厚老实,信以为真。他觉得陈赓在军中资历较深,而且战功赫赫,即使没做过师长,也有资格做将军。可是他忘记了,陈赓做师长时曾经战功赫赫,这只是陈赓跟他开的一句玩笑罢了。       上级找李聚奎谈话的时候,他真的说了“陈赓在他那里做的师长”。谈话的人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只知道陈赓做过师长,但不是在李聚奎那里做的。       这个笑话被军中传开了,陈赓知道后也笑了,他开玩笑地说“得感谢李聚奎提拔他”。       此次,毛泽东授衔仪式,陈赓再次说出了这个笑话。       毛泽东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忍不住大笑起来:“这个陈赓,真是个幽默大师!”

0 阅读:189

猜你喜欢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