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的华盛顿,白宫外站满了人,有人举着“鸡蛋一颗一美元”的纸板,有人喊着“别再拿我们试验经济!” 从加州到德州,从工厂区到大学校园,美国正陷入一场“看得见”的风暴,物价飞涨,就业冰封,超市空货架,街头全是抗议人群,一切导火索,很多人指向了关税政策。 2024年初,特朗普再次上任,他的第一道经济令就是重新提高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 白宫在记者会上宣布:“保护美国制造业,拒绝廉价倾销!”听上去正义凛然,但现实没给任何人留情面。 几周后,超市货架上的日用品价格猛涨,牙膏从原来的一块五跳到了四块九。 家电像洗碗机、微波炉,进货时间被无限延后,因为它们的零件,基本靠中国。 美国的海鲜市场也哀嚎一片,马萨诸塞州的渔民乔治·凯勒受访时说:“85%的海鲜我们是进口的,我们这儿吃的大多数三文鱼和虾都不是本地打的,现在一加税,进货贵了三成,没人买了。” 而在西海岸,一家大型咖啡连锁被迫关掉42家门店,只因为咖啡豆价格涨到历史新高,进口国哥伦比亚也“以牙还牙”,对美国产品加税。 咖啡供应链崩了,普通民众喝一杯美式的代价翻了一倍。 比起吃喝,民众更慌的是生活基本品。 加州洛杉矶市中心一家超市被拍到:货架被抢空,卫生纸、洗衣液、食用油几乎一扫而空,媒体形容现场像疫情初期的“回魂夜”。 美国家庭的年均支出直接多出三千多美元,这不是耶鲁大学的模型预测,这是眼前活生生的账单。 通胀飙升也不是抽象概念,2025年3月,美国劳工部报告显示,CPI同比上涨4.1%,远高于联储设定的2%。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警告:“短期内通胀可能继续走高。”市场开始恐慌,美联储加息动作越来越激烈,但越加息,企业越受压,尤其是制造业和旅游业。 底特律的“汽车城”是个典型悲剧。 福特、通用原本靠全球供应链低成本维持运作,但关税重启之后,许多零件成本暴涨。 福特在一封致股东信中承认:“我们考虑关闭五家装配厂,裁员4500人。”底特律市区的工厂一夜之间静默,大批工人涌向失业办公室。 据皮尤研究中心统计,单在2024年秋季,全美制造业岗位减少了约18.5万个。 旅游业也没有逃过这场风暴,华盛顿、纽约、洛杉矶这些过去吸引大批外国游客的城市,如今冷冷清清。 入境游客同比减少了11.6%。加州旅馆协会透露,州内近两成酒店考虑裁员。 一家华人旅行社的老板说:“现在一辆旅游大巴坐不满五个人,以前一天带五团,现在五天没一单。” 失业潮带来了连锁反应,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大学毕业直接回家,中年人被裁员后房贷压力山大,二手房市场也开始崩。 全美住房协会在3月发布警告称:“高失业率将冲击房贷偿还能力,美国可能进入新一轮次贷危机。” 于是抗议开始了,最早是一小撮工会组织,他们在伊利诺伊州集会,高举“停止经济核战争”的横幅。 紧接着,全美50州的抗议像野火一样蔓延,到4月5日,全国范围爆发了超1300场抗议活动,涉及人数超过300万人。 到了4月21日,这场运动升级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示威之一。 800多个城市的抗议队伍走上街头,标语从“反对关税”演变成了“恢复福利”、“别再赶移民”、“我们不是特权富豪的玩偶”。 特朗普政府起初选择忽视,他在一次集会上表示:“这些人是被自由派媒体煽动的。”但当抗议走入宾夕法尼亚大道,白宫开始动摇。 州长们坐不住了,加州州长纽森甚至被曝正在与中国单方面洽谈“区域贸易协议”,打算绕过联邦,自己建通道。 美国的“朋友们”也不再沉默,欧盟宣布对美国产品开征报复性关税,加拿大跟进。 中国则精准限制出口稀土,这直接影响了F-35战斗机的生产线。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国防工业“正在为材料供应焦头烂额”。 全球的趋势变成了“去美国化”,原本依赖美国的供应链正在向东南亚、印度转移。 这场经济漩涡背后,其实早已埋下种子,美国的制造业早在90年代就逐步外包,产业空心化不是一天造成的。 而现在关税像一把刀,割裂了原本就脆弱的结构,生活物资严重依赖进口,关税一加,整个体系就开始断链。 更别提,这几年疫情和战争已经让全球物流不堪重负。 拜登也发声了,他在密歇根的一次讲话中公开表示:“现在的问题,是一场政策灾难。” 媒体评论称,美国面临的不仅是经济衰退,更是政治信任的全面崩塌。 如果继续照这个方向走下去,2026年的中期选举将是一场重洗。 而普通民众,现在关心的只有一件事:下一餐还能不能买得起。
2025年4月的华盛顿,白宫外站满了人,有人举着“鸡蛋一颗一美元”的纸板,有人喊
潮咖聚星光
2025-04-21 23:07:48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