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特务头子毛森,抓捕了一个交际花小姐,审讯时,毛森用刀划开她的衣服,轻蔑道:“你招不招?”见美人颤抖着,他又把烟头烫在她的锁骨上! 1949年,中国正处在大变革的关口。国共内战到了最后阶段,解放军步步紧逼,国民党江山摇摇欲坠。情报成了双方博弈的关键,东南沿海的厦门更是重中之重。那时候,地下工作者的日子不好过,既要伪装自己,还要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消息。刘惜芬就是其中一个。她表面上是舞厅里的“交际花”,其实是中共的地下党员,任务是搜集国民党军事情报。 刘惜芬不是什么天生的大英雄。她1924年出生在厦门一个穷苦人家,小时候家里连饭都吃不上,母亲早早去世,父亲干不了重活,她小小年纪就得帮着干活。后来上了几年小学,1938年日军占了厦门,学也没得上。她16岁考进医院当护士,见多了日本人的欺压,心里憋着一股气。抗战结束后,她回到厦门给人看病,乡亲们都夸她心善。1947年,她接触到地下党,才慢慢走上革命路,1949年正式入党。 党组织给她的任务不简单。让她混进厦门的丽岛舞厅,装成“交际花”,跟国民党军官套近乎。她靠着聪明劲儿和一点运气,还真搭上了几个大人物,尤其是司令部的参谋长周烈。这家伙好酒好色,刘惜芬就趁他喝多时套话,拿到了不少有用的情报。比如厦门的城防图,就是她一点点拼凑出来的,后来直接帮解放军打下了城。 可干这种事,风险太大了。1949年9月,厦门解放在即,国民党内部乱成一团。刘惜芬的任务更重了,她从周烈那儿挖出了城防工事的具体位置。正准备把情报送出去时,地下党出了叛徒,她的身份暴露了。9月19日凌晨,特务头子毛森带人把她抓了。 毛森是国民党保密局的狠角色,手下沾了不少血。他抓到刘惜芬后亲自上阵,想撬开她的嘴。他用刀划开她的衣服,拿烟头烫她锁骨,折磨得她皮开肉绽。可刘惜芬硬是一声不吭。她知道,只要自己开口,同志们就危险了。毛森下手一次比一次狠,鞭子、烙铁、老虎凳都用上了,她疼得满头是汗,背上全是血,但从没松口。 那几天,监狱里的人都看在眼里。她不光自己扛,还安慰别人,说胜利不远了。1949年10月15日,解放军的炮声传进城,她知道熬到头了。可国民党输急了眼,临走前下令杀光狱里的革命者。10月16日深夜,刘惜芬和十几个同志被押到鸿山脚下。她25岁的人生就这么停了。第二天,厦门解放,红旗插满城头。 刘惜芬的事传开后,老百姓既心疼又敬佩。1949年12月,厦门开了追悼会,好几千人来了。她被葬在烈士陵园,成了后人嘴里传颂的名字。她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英雄,就是个普通女子,为了信仰拼了命。毛森这种人呢,手段毒辣,最后也没落得好下场,跑台湾去了,历史上留下一堆骂名。 说到刘惜芬,她的故事接地气得很。她小时候跟我们一样,吃不饱穿不暖,长大了也没享过福,却选了条最难的路。她不图名不图利,就是觉得国家得变好。这种人不多,但真有。她用命换来的东西,成了解放厦门的一块砖。想想那时候,多少人跟她一样,默默干着大事,连个名字都没留下。 再说毛森,这家伙不是啥值得夸的人。他抓人、审人,手黑心也黑,干的全是伤天害理的事。刘惜芬的坚韧,衬得他更可恨。那年头,国民党那边人心散了,靠这种人撑场面,能撑多久?毛森后来的下场,也没啥意外,跑了就跑了,历史翻篇,谁还记得他。 刘惜芬留下的,不光是情报,还有一股劲儿。她告诉我们,普通人也能顶天立地。1949年那会儿,全国上下都在变,她是小人物里的大写照。厦门解放后,老百姓日子慢慢好起来,她的牺牲没白费。如今烈士陵园还在,她的故事也没人敢忘。
1949年,特务头子毛森,抓捕了一个交际花小姐,审讯时,毛森用刀划开她的衣服,轻
瑶光映心曲
2025-04-21 19:14:0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