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邓公派人请张学良回国,他却说: 回国可以,但我有3个条件。 1991

青锋人物 2025-04-21 17:57:20

1991年,邓公派人请张学良回国,他却说: 回国可以,但我有3个条件。 1991年5月,吕正操来到了纽约,在这里他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张学良,耄耋之年两人再相见,自然有很多话都说不完。 于是吕正操便趁机邀请张学良回国,张学良沉思了片刻,随后便表示,可以回大陆,但在出发之前,他有3个条件,如果这3个条件无法达成,那么他就不可能回去。 听到这话,吕正操有些紧张,再怎么张学良也在台湾待了50多年时间,突然劝他回国,不知道他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吕正操来美国之前,邓公就预料到了这点,他还特地跟吕正操说,不管张学良提出的要求有多苛刻,都要尽量满足,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都可以不用考虑。 然而,谁也没料到的是,张学良提出的3个要求竟然会如此奇怪。 第一个要求就是不搞欢迎会。

张学良在东北在台湾,都有不少追捧者,如果突然回大陆,恐怕会搞一些欢迎会,这一点张学良极度不适应。 多年以来,他过惯了独居的生活,出门在外也基本没什么排场,如果大搞欢迎会,他恐怕很难适应。 这个要求不难,吕正操听完之后暗暗松了一口气。 随后张学良又提出了第二个要求: 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报道,任何记者也不见。 张学良不是一般的人物,只要一回事,势必会引起报社注意,到时候肯定会把他家的大门围得水泄不通。

张学良上了年纪,不希望再去处理这些麻烦,因此他不希望记者跟着他问前问后。 对于这个要求,吕正操也认为很简单,紧接着,张学良又说出了最后一个要求,那就是拒绝一切恭维活动。 张学良在国内外的地位不低,父亲更是当年的东北王,在东北一带拥有着极高的话语权,如果突然回大陆,恐怕大家又会来追捧张学良。 张学良不想这样,他认为自己只是个普通人,简简单单收拾行李回大陆即可。 吕正操听完这3个要求,他赶紧将消息传递回了北京,邓公看到张学良提的条件无比动容,原本以为张学良会趁机提一些苛刻的要求,可张学良的要求竟然如此朴素。 邓公当即便批准下来,吕正操也顺势而为,告诉张学良,所有条件都可以答应。 张学良也表现得十分积极,他笑着说道: 我喜欢人民!我也喜欢和他们接触!

就这样,张学良回国被提上了日程,北京一众领导也做好了准备,然而,这并不代表着张学良能成功回国,直到最后,张学良也没能回到大陆,反而定居在了美国。 原来,张学良离开纽约后,先赶往台湾收拾东西,正是这一举动,引发了邓公的担忧,他在北京说道: 张学良可能很难回大陆了。 果不其然,当张学良回到台湾时,他便遭到了舆论的攻击,有人说他忘恩负义,竟然要私自回大陆,也有人说他品行不端,早就有反心。 那时候的张学良已经是90岁高龄,头发已经花白,即使是在这个年纪,也还要面对大众的压力。 他被卷入政治漩涡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年迈的张学良不想再介入其中,从台湾出发回大陆,也就成了泡影。 他当即给邓颖超回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物是人非事事休。 1995年,张学良决定离开台湾,出发到美国定居,他选择远赴夏威夷,既不留在台湾,也不回大陆。 此后几年时间,张学良一直在国外度过,直到2001年病逝,他也始终没有回到大陆。 对于张学良来说,这可能是此生最大的遗憾,对于远在北京的一众领导来说,也是一个未能完成的心愿。 周总理曾经夸赞张学良: 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但这样的功臣却跟错了人,站错了阵营,就算空有一番报国心,最终也只能落得个被囚禁的下场,从曾经的东北王到终老异国他乡,张学良的晚年让人唏嘘,也让人感叹

0 阅读:112
青锋人物

青锋人物

感谢大家喜欢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