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跪在母亲床前:我要娶阮冠世。母亲泪流满面,她反问吴大猷:“那吴家香火怎么办?” 屋内的老式座钟滴答作响,像极了吴大猷慌乱的心跳。母亲枯瘦的手紧紧攥着被角,浑浊的眼里满是失望与痛心,“冠世身子弱,大夫说她怕是难有子嗣,你是吴家独子,怎能......”话音未落,吴大猷挺直了脊背,额角的青筋微微凸起,“娘,冠世和我一起钻研物理,陪我熬过多少个通宵。在我心里,她比什么都重要。”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在南开大学的实验室里,阮冠世总是安静地坐在角落,帮他整理实验数据。有次他为一个物理难题焦头烂额,是阮冠世在草稿纸上寥寥几笔,点破了关键。她苍白的脸上泛着兴奋的红晕,眼睛亮得像夏夜的星星,那一刻,吴大猷知道,自己早已离不开这个聪慧又坚韧的女子。 可母亲的话也像重锤,敲打着他的心。传统的家族观念在那个年代根深蒂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像咒语般萦绕在耳边。他想起小时候,父亲早逝,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送他读书,只盼着他成家立业,延续吴家香火。 “娘,就没有两全的办法吗?”吴大猷声音里带着哀求。母亲别过脸去,不再看他,苍老的声音里满是疲惫,“除非她能给吴家生个一儿半女,不然我绝不答应。”说完,翻身面朝里,不再言语。 那一夜,吴大猷在书房枯坐至天明。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物理书籍上,那些熟悉的公式此刻却解不开他心中的困局。他想起阮冠世因肺病咳得通红的脸,想起她总笑着说“等病好了,我们一起去剑桥深造”。若为了香火放弃她,自己这一生,即便有了子嗣,又怎能快乐? 几天后,吴大猷再次来到母亲床前,眼神坚定,“娘,我想好了。冠世于我,是知己,是灵魂伴侣。若非要在她和香火间选,我宁肯不要子嗣。”母亲闻言,气得浑身发抖,抓起枕边的帕子就朝他扔去,“你这个逆子!”可吴大猷依旧跪着,直到母亲哭累了,沉沉睡去。 最终,母亲拗不过他,松了口。婚礼那天,阮冠世穿着素白的旗袍,因久病显得格外纤瘦,却笑得格外灿烂。吴大猷牵着她的手,在亲友的目光中,许下一生的承诺。 此后的岁月里,他们携手在物理学的道路上探索,虽无子女,却把对彼此的爱,化作了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这份跨越世俗的爱情,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坚守,更折射出那个新旧交替时代里,知识分子对自由与真爱的勇敢追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36年,“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跪在母亲床前:我要娶阮冠世。母亲泪流满面,她
琴音入梦来
2025-04-21 00:42:11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