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国民党上将李品仙将楚怀王的古墓盗挖,事发后,各界纷纷要求严惩。李品仙为了脱罪,将盗得的大翡翠球、金碗等都送了出去。 消息一经传开,舆论场就像炸开了锅。报纸上全是骂声,文化界的学者们气得直拍桌子,联名上书要求彻查;普通老百姓也跟着愤慨,茶馆里说起这事,唾沫星子都能把人给淹了。可李品仙呢,叼着雪茄,在办公室里慢悠悠地安排心腹,把那些从古墓里挖出来的宝贝,一箱箱往权贵们的府上送。 最值钱的那颗大翡翠球,被连夜送到了某位政要的公馆。那翡翠在灯光下泛着幽幽的绿光,温润透亮,政要摸着球爱不释手,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金碗则被塞进了另一位大佬的书房,碗沿上精美的纹饰,映着大佬算计的眼神,仿佛在无声地做着交易。 有记者想深挖内幕,刚摸到点线索,第二天就被人警告。报社的主编看着记者鼻青脸肿的样子,无奈地摇摇头,把写好的稿子锁进了柜子最底层。而本该主持公道的法庭,面对各界的声讨,却迟迟没有动静,传票始终发不出去。 这边李品仙却高调起来,穿着笔挺的军装出席各种场合,对着镜头侃侃而谈抗战事宜,好像盗挖古墓的事压根没发生过。有人私底下议论,他胸脯一挺,反问:“证据呢?空口无凭的事别乱说!”那些收了好处的人,也纷纷站出来为他说话,把黑的说成白的,颠倒是非。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位参与盗墓的小兵良心不安,偷偷把当时的账本和照片带了出来,辗转交给了正义之士。铁证面前,李品仙慌了神,可已经送出去的宝贝收不回来,那些权贵也不可能为了他把吃进去的吐出来。 事情闹到最后,上面象征性地走了下流程,给李品仙一个不痛不痒的处分,这事就算翻篇了。被盗的楚怀王古墓,只剩下满地狼藉,破碎的陶片和散落的泥土,无声地控诉着这场暴行。而那些珍贵的文物,有的进了私人的收藏室,有的甚至流落到了国外,再也回不来了。 李品仙这一挖,挖出来的不只是文物,更是当时官场的腐败和黑暗。在国难当头之际,本该保家卫国的将领,却为了一己私欲,对祖先的遗产下此狠手,还能靠着权贵的庇护逃脱罪责。这样的事,又怎能不让人痛心和愤怒?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6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