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贺龙抱着刚满三个月的女儿贺捷生,骑马在枪林弹雨中突围,战斗激烈,孩子

潮咖聚星光 2025-04-21 12:19:22

1936年,贺龙抱着刚满三个月的女儿贺捷生,骑马在枪林弹雨中突围,战斗激烈,孩子被颠下马去,掉进草丛。 等他冲出包围圈才发现怀里空了,顾不得身边还在交火,他当即掉头返身去找,这不是电影,是长征途中真实发生的事。 贺捷生生于1935年11月,湖南桑植人,出生时正赶上红二方面军打了胜仗,副总指挥萧克提议,就叫她“捷生”,寓意“胜利而生”。 可胜利后的生活,并没让这个刚出生的婴儿多享几天安稳,她满月都不到,就被母亲蹇先任背进了队伍,跟着红军开始了漫长的长征。 行军靠走,一天走几十公里,人都吃不消,更别说一个婴儿。 母亲用背篓将她背在后面,白天赶路,晚上在破庙、草棚甚至露天歇脚。 没有奶粉,没干净水,喂的是捣碎的野菜和树叶熬出的汤。 蹇先任身体也差,奶水少得可怜,有时只能嚼碎红薯喂孩子,孩子常常饿得哭不出声,瘦得跟小猫似的。 那次失手,发生在1936年初,贺龙所在的红二方面军在贵州一带遭遇敌军围堵,为了突围,部队必须快速穿越一片开阔地。 贺龙当时亲自抱着女儿冲锋,他把孩子裹在棉衣里揣在怀里,骑马从炮火中冲过去。 子弹从头顶飞过,他低头紧紧抱着女儿,可就在快冲出去时,马受惊狂奔,颠了一下,孩子一下从怀里滚了出去。 贺龙当时没发现,直到十几分钟后,部队安全撤下山,他才发觉怀里轻了。 他立刻调头,骑着马又冲进战场,好在几个战士也注意到了,看到草丛边有动静,过去一看,是个被裹在破棉被里的婴儿,脸都冻青了,嘴唇发黑,还在微弱地喘气。 等贺龙赶到,整个人都吓傻了,一句话说不出,连孩子带战士往怀里搂,有人在边上看到,说:“当时贺总指挥的眼睛是红的。” 这不是唯一的生死时刻,1937年,蹇先任带着女儿往延安走,半路上遇到敌机轰炸。 母女俩和大部队失散,跑到山沟里藏起来,弹片飞来飞去,蹇先任背着孩子连滚带爬钻进山洞。 洞口很小,里面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几天几夜只能喝山壁渗下来的雨水,孩子又冷又饿,不停地抽搐。 蹇先任不敢哭,只能紧紧抱住她,把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脱下来裹着孩子。 她一口饭都没有,硬是挺了四天,直到红军的侦查小队找到了她们。 长征对成年人都是极限挑战,对一个婴儿来说,更像是随时会断气的煎熬,贺捷生行军途中差点死过好几回。 有一回她高烧不退,身上起了大片的疹子,母亲只得用冷水一点点擦身,晚上还得捂着她的嘴,防止哭声引来敌人。 有一次夜行,她实在哭得太厉害,蹇先任把孩子搂在怀里,拿布紧紧蒙住嘴,生怕走漏风声,结果差点把她捂昏过去,幸好有人提醒,才及时松手。 等她们走到延安时,贺捷生已经一岁多了,可连坐都坐不稳,别人家的孩子满地爬了,她还像刚出生那样瘦弱。 后来是林伯渠送了一只羊腿,蹇先任把它炖成汤,一点点喂,才把孩子从鬼门关拉回来。 贺龙是军人,常年在外打仗,1937年后,他调去华北抗日战场,战况吃紧,根本顾不上家人。 为了孩子安全,他忍痛把贺捷生托付给两位老部下秦光远和瞿玉屏。 临别时,他说:“名字不能改,要读书,要让她记得她是谁的女儿。” 可战火无情,两位接手的老部下先后牺牲,孩子被转来转去,最后落到湘西一个远亲家里。 那家人日子也难过,孩子穿的是缝补不完的破衣,吃的是树皮野菜。 从小营养不良,贺捷生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腿渐渐变形,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冬天没有鞋,只能用破布裹脚,脚底冻烂了也没人管。 她在山村里长大,没人知道她是谁的孩子,也没人教她认字。 她十岁才第一次摸到书,有人说她命苦,她自己也这么觉得,只是那时候她不知道,她的父亲,是红军的大将贺龙。 等到1950年,新中国成立,很多将领开始找当年走散的亲人,贺龙心里也记挂着这个女儿。 他找到毛泽东,说起贺捷生的情况,毛主席当即批了条子,派人去湘西找。 找到她时,她才十五岁,瘦得像麻杆,走路跛着,衣服是打补丁的粗布衫,手上冻裂了厚厚的茧。 有人问她叫什么,她低着头小声说:“我叫贺捷生。” 贺龙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她走进房间时,贺龙站在那里看了好久,开不了口。 她喊了一声“爸爸”,贺龙才扑上来抱住她,眼泪哗地就下来了。 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红了眼圈,那一刻,什么元帅不元帅,都放一边了。他说:“这腿,我欠她的。” 贺捷生被接回北京,重新接受教育,后来她进了北大,又参军写书,把她小时候的事,一点点写进文字里。 她的书叫《父亲的雪山 母亲的草地》,讲的就是她走过的这段路。 她说过一句话:“我不是英雄,我只是长征里活下来的一个孩子。”

1 阅读:651

评论列表

心似明月照大江

心似明月照大江

1
2025-04-23 00:19

贺捷生在乌蒙回旋战时是个婴儿,夜行军为躲避敌人,差点被捂住口鼻捂死。命大!

小鱼号

小鱼号

2025-04-23 08:48

致敬!

猜你喜欢

潮咖聚星光

潮咖聚星光

潮咖聚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