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初,在重庆开会的卫立煌收到蒋介石的请帖,邀请晚上参加家宴。卫立煌给侍从

何以为知吖 2025-04-17 15:19:10

1942年初,在重庆开会的卫立煌收到蒋介石的请帖,邀请晚上参加家宴。卫立煌给侍从室打电话,说有事去不了。邀请的人中,就卫立煌未去,在宴席上,蒋介石一脸的愤怒。 1942年初,战火纷飞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重庆,这座被誉为"雾都"的临时首都,聚集了众多国民政府高层和军事将领。卫立煌作为一名资深将领,前往重庆参加军事会议。在一个寒冷的除夕夜,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邀请函——蒋介石的家宴请帖。 面对这份请帖,卫立煌先是准备赴约,但随后却改变了主意。他给蒋介石的侍从室打了电话,表示因故无法前往。这个决定看似简单,却在当晚引发了一场小风波。当晚的宴会原本计划有14人参加,因卫立煌的缺席,席间只有13人。对于迷信的蒋介石来说,13这个数字被视为不祥之兆。 卫立煌的军旅生涯可以追溯到1914年。当时年轻的卫立煌参军后被派往孙中山的广州大本营担任警卫。凭借着过人的聪明才智和能力,他很快从一名普通士兵晋升为中级军官。 1930年,卫立煌在安徽蚌埠组建了第45师,随后在"九一八事变"后,他的部队扩编为第14军,成为蒋介石嫡系部队中的中坚力量。在剿灭红军和镇压福建事变的行动中,卫立煌功不可没。1932年,他率部攻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军政中心,为此蒋介石不仅奖励了他丰厚的奖金,还在大别山区设立了一个新县,命名为"立煌县"。 尽管战功赫赫,卫立煌与蒋介石之间却始终存在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这种隔阂主要源于卫立煌既不是黄埔军校毕业生,也不是浙江同乡,在蒋介石的亲信圈中始终是个"局外人"。 早在北伐时期,两人之间的矛盾就已经显现。1925年,在廖仲恺遇刺案中,卫立煌的上级许崇智受到牵连,导致部队被改编,卫立煌也被降为团长。这件事让卫立煌异常恼怒,甚至对蒋介石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此后,蒋介石开始阻止卫立煌与许崇智来往。 1933年,卫立煌在镇压"福建事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事后福建省主席的位置却被蒋介石授予了陈仪。与此同时,与卫立煌资历相当的顾祝同早在1930年就已经担任江苏省主席。 在这种背景下,卫立煌私下里与其他被蒋介石冷落的将领们建立了秘密的交流圈。他们在私下场合交流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讨论抗战形势和军事策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卫立煌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随即率领部队奔赴山西战场。正是在这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卫立煌对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看法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平型关战役中,装备简陋的八路军以灵活战术大胜日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场战役让卫立煌对这支在艰苦条件下作战的军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随后的忻口战役中,八路军129师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其在山地开展的灵活游击战术,对消灭敌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更加深了卫立煌对八路军的敬佩之情。 1938年4月,卫立煌踏上了前往延安的旅程,这次访问成为他思想转变的重要转折点。在延安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抗日军政大学等培训机构的蓬勃发展,看到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严明的军纪,这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与周恩来、朱德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卫立煌通过各种渠道为八路军提供支持。他在西安批发给18集团军大量军用物资,为抗日前线的共产党部队提供了珍贵的后勤保障。他的部队也吸收了不少延安抗大的学生,培养了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军事人才。当蒋介石下令发动第三次反共内战时,卫立煌采取了消极应对的态度,甚至公开表示拒绝执行。 据后来的资料显示,就在拒绝家宴的那个晚上,卫立煌实际上秘密会见了一位地下党联络员,讨论了当时的抗战局势和未来的行动计划。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敏锐地察觉到卫立煌与共产党的密切关系,对他的戒备更加森严。他以"交流经验"为借口,派卫立煌前往欧美考察,实际上是为了收回他的兵权。 1947年底,国民党在东北战场屡遭挫折,蒋介石被迫召回正在法国的卫立煌,任命他为东北"剿匪"总司令。面对这个棘手的任务,卫立煌秘密与中共中央取得联系,表示愿意促进合作。中共中央回复他"见机行事",并应其请求对此保密。 在东北期间,卫立煌采取了按兵不动的策略,拒绝执行蒋介石发起进攻的命令。在辽沈战役中,当蒋介石命令他去解救被围困的锦州时,卫立煌以沈阳兵力不足为由拒绝出动,这直接导致了廖耀湘兵团全军覆没。辽沈战役结束后,卫立煌逃回南京,却被蒋介石软禁。

0 阅读:1016

评论列表

一介闲人

一介闲人

3
2025-04-26 19:50

原来如此,在辽沈战役时,卫立煌既不执行蒋介石组成西进兵团以解锦州之危,又拒绝空运一个军加强锦州防守。加之东进兵团司令侯镜如的假攻塔山,导致辽沈战役国民党军彻底失败。

何以为知吖

何以为知吖

温度,新知,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