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外甥杨恽,是司马迁第一个超级粉丝,有棱有角,为人处事,秉承了外祖父的风骨,

一抹烟尘说 2024-09-28 21:28:16

司马迁外甥杨恽,是司马迁第一个超级粉丝,有棱有角,为人处事,秉承了外祖父的风骨,结局比司马迁还悲怆。 司马迁对那些明知不可实现,希望渺茫,但仍奋斗不息,最后失败了的历史人物那种人格是激赏的。 项羽失败了,他用深情的笔触,细致刻画了项王别姬悲怆一幕。在汉军四面楚歌中,帐中的项羽,对着自己深爱的人起舞悲歌,有一种凄怆、悲壮之美: 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荆轲刺秦王是必死之局,却义无反顾,临行前与送别的友人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李广作为将军,征战一生,却不得封侯,用剑自杀,临死前悲叹: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徒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司马迁用诗一样的语言,生动深情讴歌了项羽、荆轲和李广这三位失败了的英雄。 他是在写历史吗?不,他是在写诗,写史诗! 让人读后,无不为这些慷慨悲歌的英雄感动,心中生出一种共鸣之情。 他是用自己的心灵在写史诗。司马迁自己就是侠义正直之人。他不畏权势,明知是死,也要为好友李陵辩护,最后被宫刑。他自己的人生结局是极为悲惨的,与他笔下失败了的英雄一样。他满脸悲愤的情感倾注于笔端,通过笔下的历史人物表现出来,《史记》就有了灵魂。 司马迁《史记》写完后,交与自已的女儿司马英保管收藏。司马英嫁给了杨敞,生了儿子杨恽。 杨敞的祖上叫杨喜,项羽自杀后他抢得项羽一只大腿,被刘邦封侯。自此后人世代为官。 杨敞性格谨慎小心,四平八稳,汉宣帝时期当了丞相。其子杨恽在家中偶然发现司马迁的《史记》,爱不释手,日夜诵读,深受史记人物思想的影响。为人正直清廉,好打抱不平。哪个官员做得不对,他看不惯,就揭发检举。 霍光虽死,他的儿子和族人仍把持朝政。杨恽第一个上书举报霍光儿子要造反。他成了剪除霍家权力集团的吹哨人。 汉宣帝因其功,对他十分看重,封他为平通侯。杨恽趁机要求朝廷公开发行他外祖父写的《史记》。 汉宣帝同意了。我们今天能看到《史记》,得感谢杨恽。 汉宣帝还是平民时,游历三辅,结识戴长乐。汉宣帝当了皇帝后,戴长乐得到重用,他经常吹嘘自己当年与汉宣帝的糗事,被人告发了。 戴长乐以为肯定是杨恽这个老六告发的。于是他就在汉宣帝面前告杨恽言语背逆。 汉宣帝一怒之下,各打五十大板,先将两人下狱。后又免去两人官职,贬为庶民。 杨恽丢了官后,家中每天都高朋满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毫无顾忌。 他的好友孙会宗写信劝他要低调一点,他不但没有听从,还写了一封回信《报孙会宗书》,就像其外祖父《报任安书》一样,愤世嫉俗。对现实不满,对当今皇帝不满。 汉宣帝看到《报孙会宗书》后,下旨将杨恽腰斩。 汉宣帝杀杨恽,是因为杨家人在朝中二千石以上的高官有十多人。杨恽都己被罢官了,还有那么多官员到他家捧场。他担心杨恽影响力太大,起复之后杨家会成为第二个霍家。 司马迁被宫刑,他第一超级粉丝杨恽被腰斩。他们的人生都涂上了一层悲怆之美的色彩。 犹如《史记》中的项羽、荆轲、李广,悲怆而浪漫。 他们是失败了的英雄,悲怆而浪漫,触动了无数壮志难酬的仁人志士的心弦,引起共鸣。千百年来,千万人,我独往矣的独立人格精神,在华夏大地流传,生生不息。

0 阅读:27
一抹烟尘说

一抹烟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