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医论的封面淡雅宁静,这种风格八九十年代最多,现在多是大头贴照片[笑cry]
从封面两道深深地折痕就能看出我对这本仅100页的“小书”珍视之程度。彭老是我回归中医的恩师,我曾陪他查房一次,聆听讲座一次,侍诊抄方一次,然后就是他的四本著作。彭老是我真正意义上唯一亲炙过的国家级名老中医,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一个“真”字,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每当读他的书,我的脑海中就闪现出老先生慈祥的面庞,就感到无比真实亲切,这是读其他书无法代替的!
今天上午一位43岁的女性复诊,形体肥胖,面黑红,胃纳旺盛,大便每天多次、黏滞不爽,喉中黏痰,晨起口干口苦,带下黄秽,小便不畅,舌苔厚腻,予彭老温肾化痰汤,其效立现。又治一42岁男性,甲状腺术后总感到疲惫,无法复原,脉涩,予补药无效,看他舌苔腻,径投风药,风能胜湿,湿去气通,疲惫感大为减轻。又治一43岁女性,怕冷特甚,脉弦紧,大便不畅,胃脘饱闷,口苦口臭,脾气急躁,予四逆散合清利肝胆之品,诸症明显缓解。这3个病例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彭老的学术思想——“不通乃百病之源,凡病唯求于通”。人到中年,气血津液神固然耗损,然气滞,痰阻,瘀血,湿阻,寒凝,食积,热结等“实邪”亦复不少,我们既要重视扶正,也要重视祛邪,全面调理阴阳脏腑的平衡。
我做学问信奉夫子讲的“毋必、毋意、毋固、毋我”,实事求是,不要主观臆测,不要固执己见,不要刻舟求剑,要不断扩大视野,沟通学习,善意的开诚布公的沟通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不信任不沟通,不断更换合作对象,是盲目和徒劳。我的成长不仅表现为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表现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提高,不能因为自己的恐惧和焦虑就退缩,无效的患者来复诊,恰是我们最佳的成长机会,说明患者依然信任,这非常难得,过去无效的,现在经过努力可能有效,现在无效的,未来也许有解决的方法,心态要积极,态度要诚恳[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