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北魏和清朝放在一起作对比,同样是少数民族政权进入中原,北魏的做法和清朝的做法可谓是南辕北辙。 北魏想要融入华夏,它的做法是积极汉化,迁都中原,改革官制,整顿吏治,任用汉人为官,移风易俗,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比如北魏孝文帝原本的名字是拓跋宏,改为汉名之后就变成了元宏。 但是,清朝的做法就比较强硬了,它不是自己汉化,而是要求汉人剃发易服。如清朝初期多尔衮发布“剃发令”,让汉人剃头留辫子,这就是所谓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后来又颁发全国“易服”的命令。因为清朝统治者担心满人被汉人同化,因为被汉化失去民族特性,这样不利于政权的稳定。 其实,从结果上来看,清朝统治者考虑得更加长远,因为他吸取了之前少数民族政权汉化后的经验,北魏就是例子。 一些人把北魏的灭亡归结于孝文帝改革,丢弃了本民族的东西,只学习了皮毛,没有学习到精髓,在没有深厚的儒家文化积淀的鲜卑族内部迅速走向腐化,随即便崩溃了。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的统治阶层陷入了政权争斗中,宣武帝元恪时期外戚专权,朝政日趋黑暗,孝明帝元诩即位之后,胡太后擅权乱政,统治阶层的迅速腐朽让地方将卒大为不满,随后爆发了六镇起义,以及后面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对北魏的打击是致命的,尔朱荣借助河阴之变,将汉化的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中央的汉族高官消灭殆尽,完全控制了北魏朝政,彻底改变了北朝统治集团的素质结构,最终改变了北朝社会的历史走向。 528年河阴之变,534年北魏分裂。 最终,分裂为东魏、西魏的北魏被北齐、北周所取代,北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386年拓跋珪建立之时算起,到534年北魏分裂,也不过148年的国祚,如果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算起,那不过95年国祚。 而清朝呢?从1636年皇太极建立清朝,到1912年清帝退位,共有276年国祚,如果从1644年清军入关算起,也有268年历史。 虽然清朝的很多做法让我们许多人大为不爽,但不可否认的是,清朝奠定了我们现在的版图。 对于本民族来说,清朝肯定要比北魏强多了。
很多人把北魏和清朝放在一起作对比,同样是少数民族政权进入中原,北魏的做法和清朝的
淞铸谈历史
2023-02-15 18:28:5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