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香港文物市场上

秦皇汉武 2021-03-14 22:34:44
2008年6月,香港文物市场上突然出现一批从内地偷运出去的竹简,清华大学获悉后决定要把这批珍贵文物抢救回来。同年7月,多达2388枚竹简入藏清华大学。经过碳14测定和11位领域内权威专家一致认定,这批竹简为战国中晚期的楚简(命名为清华简)。可惜,文物商拒绝透露竹简来源,清华大学对于楚简的出土情况一无所知,只能推测其可能来自湖北的一处战国中晚期被盗墓葬。【那么清华简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呢?】我们来举几个例子:1.发现了记载商朝开国元勋伊尹事迹的《尹诰》《尹至》原文,其中明确记载有“西邑夏”,破解了甲骨文多次出现的“西邑”谜团,说明商朝中后期的文献中对夏朝的称呼极有可能就是西邑;2.秦人是自东方迁来的商奄之民,某种意义上讲,可以把秦人视作商朝遗民;4.出现了仅见于卜辞的早期词汇和特殊虚词,说明竹简的内容源自更早的文本。复旦大学的裘锡圭教授表示:“其价值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战火的波及、人为的破坏和造假,使得中国的古史被涂抹的面目全非,而清华简的出现,无疑为探寻真相揭开了冰山一角。值得深思的是,清华简只是众多被盗掘文物中侥幸能够保存下来的,而更多记载着中国历史原貌的竹简、书籍很可能在猖獗的盗墓活动中被随意毁弃散失,不得不让人感到痛心。

0 阅读:2
秦皇汉武

秦皇汉武

解读过去,记录当代,做史学社会化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