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到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施耐庵共用了十回的篇幅讲述武松的故事,其中就有不少桥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景阳冈打虎、怒杀潘金莲、血溅鸳鸯楼等。
这些桥段无非突出四个字——快意恩仇。
(武松剧照)
也正因为如此,有一个桥段不免让人看着一头雾水,笔者所指就是武松在十字坡的遭遇,在那十字坡的黑店里,他遇上了张青、孙二娘夫妇,照理说,这原本也该是武松大显神威,为民除害的好机会,可他却偏偏对那孙二娘动了恻隐之心。
这不由地让人觉得疑惑,施耐庵如此安排究竟有何深意?
一、十字坡遇贼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武松就是那种有仇必报之人,无论是面对西门庆和潘金莲,还是后来的张都监一家,武松的做法真叫一个“冷血无情”。
杀潘金莲和西门庆都是剖心割首,而对付张都监一家,他甚至连张都监送给他当妻子的玉兰都一并杀了,杀人之后,还要在墙上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的字样,可见他的态度就是“管你是说,惹了爷,爷就杀”。
既然如此,孙二娘一度有心加害武松,又如何不该杀?
武松甚至在进那黑店之前就已经察觉到那女子身上带着些许不同寻常的杀气了,当武松坐下吃包子的时候,也发现那包子里出现了不明的毛发,显然,武松已经知晓个大概了,这十有八九是个人肉包子铺。
可若是孙二娘还没对他下毒手,他也没理由多管闲事,毕竟此时的他只是阶下囚,自身都难保,还管什么“为民除害”的事呢?
(孙二娘剧照)
但孙二娘可是实实在在地对他下手了,她将迷药掺到酒里,武松也假装喝了下去,孙二娘见武松晕倒,也不装了,直接撸起袖子就准备将武松大卸八块,哪料此时武松猛然醒过来。
那景阳冈上的猛虎尚且奈何不得武松,孙二娘自然是被吓得魂飞魄散,顿时没了心气。
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没有照着读者预想的剧本发展。
二、武松的仁慈
武松杀潘金莲的时候,可没有给潘金莲太多辩解的机会,哪怕潘金莲哭嚷着求饶,武松也只是手起刀落,将那嫂嫂的头颅割下,当时读那段,当真是解气。
但武松此时面对孙二娘的表现,却与“痛快”二字无关,相反,他显得磨磨唧唧。
待武松擒下孙二娘之后,张青便站了出来,熟悉原著的人就会知道,张青那番求饶的说辞压根没什么说服力,甚至武松听了那番话之后本该更加坚定要杀了这对夫妻的决心才是。
你且看他是怎么说的:“小人只此大树坡下剪径。忽一日,有个老儿挑担子过来。小人欺负他老,抢出去和他厮并。斗了二十馀合,被那老儿一匾担打翻。原来那老儿年纪小时专一剪径,因见小人手脚活便,带小人归去到城里,教了许多本事,又把这个女儿招赘小人做了女婿……只得依旧来此间盖些草屋,卖酒为生。实是只等客商过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药与他吃了,便死。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
(潘金莲、武大郎剧照)
这下好了,不仅是孙二娘杀人越货,张青这家伙也自报家门,把自己做的那些恶事也交代了出来,这岂不是要让武松将他们二人一并杀了么?
但武松迟疑了一会,接着便没了脾气,不仅放开孙二娘,还向孙二娘和张青道歉起来。
说了句:“却才冲撞阿嫂,休怪。”
明明孙二娘都已经对他动了杀心,即便他反杀孙二娘,又有何过错?他凭什么道歉?
很简单,张青的那番话道出了一个事实,孙二娘的恶并非天生,而是被环境所逼,其父、其夫都是恶人,他一个女人家,又能如何?
这不免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哥哥和嫂嫂,潘金莲和武大郎到底哪一个更坏?
三、潘金莲与武大郎
有人可能要说了,潘金莲不仅与清河县的浪荡子弟勾搭在一起,还与西门庆、王婆合谋,害死武大郎,这如何不该死?
别急,做出这些恶事的潘金莲自然是该死的,毕竟杀人偿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潘金莲剧照)
可如果潘金莲杀的是一个伤她极深的人呢?
换个角度说,武大郎当真是个好人吗?
你以为他勤勤恳恳卖饼养家,是个好丈夫的形象,可问题在于,那是潘金莲想要的吗?
原著第二十四回中,潘金莲登场时,施耐庵就写得很明白,她嫁给武大郎并非自愿。
她可从来都不是什么身在福中不知福,让潘金莲嫁给武大郎这件事,不过是那清河县大户用来恶心潘金莲的手段。
你且看原著描述:“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年方二十馀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恨记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自从武大娶得那妇人之后,清河县里有几个奸诈的浮浪子弟们,却来他家里薅恼。”
白送武大郎一个老婆,还要倒贴嫁妆,那大户是傻还是大善人?
事出反常必有妖,说白了,他得不到潘金莲,就要毁掉潘金莲,又怕武大郎不接受,于是便主动提出给武大郎嫁妆,说到这里,真相很明朗了,武大郎不过是那大户的帮凶。
(武松、潘金莲剧照)
孙二娘是被张青、孙元逼成毒妇的,潘金莲又何尝不是被那大户和武大郎逼成了毒妇。
因此武松此时才会迟疑,乃至放过孙二娘,他终于明白,身处那个悲剧的时代,女子其实是没有什么选择的,或者说,她们的选择,都是迫不得已的妥协,若非走投无路,孙二娘不至于开黑店滥杀无辜,潘金莲也不至于非要杀了武大郎,你说呢?